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船舶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造船产量和手持造船订单,仅次于日本、韩国而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三位。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结合我国造船工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贯彻了“引进+研制”的方针,经过近2000家船舶工业企业的努力拼搏、进取,我国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的船舶配套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造船工业配套的需要,而且许多船舶配套机电产品,如船用柴油机、舱室机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月,船舶总公司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缩短造船周期会议,制定了近几年造船奋斗且标和实现造船模式转变的标准,这是我国造船工业的一次新技术革新,必将大大推动船舶工业朝现代化目标迈进。造船工业形势的新变化使我们感到抓好船舶辅机生产的紧迫性和责任感。船舶辅机企业作为船舶配套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义务要为造船工业的腾飞做更多贡献。我认为,在增加造船总量,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3.
韩国、中国、日本船舶保险的历史,就是现代保险历史的起源。世界公认船舶保险是现代保险行业的起源,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为悠久的险种之一,也是三国船舶保险公司最早开办的险种之一。船舶保险理赔的关键环节、保险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如何全面提高船舶保险理赔水平和赔案处理质量、合理控制船舶保险的超额赔付、保证船舶保险业务的合法合规开展,是韩国造船保险政策和运输保险政策必须掌握的船舶与运输保险业务。韩日中造船业的发展,形成了国际造船保险政策和造船产品市场的新格局。韩国政府、日本政府在造船工业方面均采取了政府大力扶持,出台支持造船船舶运输保险政策,帮助保险政策落地并使造船工业渡过金融危机,使保险政策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回首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造船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世界造船产量大幅增加,造船规模扩大,造船国家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行列。我国船舶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遵照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积极加入国际船舶市场的竞争行列。20多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走出了一条民族工业自强振兴之路,成为国际船舶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我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自1995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我国造船产量接近350万载重吨,承接订单522万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航运市场运费震荡下滑、新船价格不断下降、新接订单量锐减,而船队运力规模快速攀升,且大量船舶均是近10年成交的,船龄相对年轻,因此,未来市场供给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020年前,全球新造船市场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增幅,但在2020年后将有所放大。"5月24~25日,第十四届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欧洲造船工业协会、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日本造船工业协会的39名船舶市场研究专家参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由于世界造船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以及韩国和中国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日本世界造船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1999年的船舶订单量已退居韩国之后,位于世界第二位。日本造船产量的减少,使日本船用配套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7.
德国造船业从近代开始就在世界造船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造船技术水平和造船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之后,随着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东亚国家在造船市场上的崛起,以及东欧国家造船企业开始进入国际造船市场,德国造船业在这些国家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面前,逐渐失去了订单,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减少.困境中的德国造船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我国的造船行业走上了对外开放,对外发展,融入国际市场的正确轨道.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船舶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船舶工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配套业追随着造船业的脚步,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使船舶配套业滞后于造船业发展的状况得到缓解.配套跟不上,造船就不可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目前我国造船企业新接造船订单总吨位已经连续几个月排名世界第一,世界造船工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为我们船舶物资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中船物总)作为我国最大的造船物资配套供应企业,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将本公司建设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中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服务最优、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0.
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造船业。造船业起步后,船舶配套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从船板、船机到各种配套部件,几乎是100%的进口货。一艘船建造完工交付后,韩国造船企业算算细账后发现,自己仅挣下了几个劳动力的血汗钱。这种切肤之痛使韩国造船人深深体会到要发展本国的造船工业,就必须同时下大力气发展船舶配套业,要尽快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08中国(上海)造船工业装备、船舶建造及设计技术展”和“2008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将于7月28—3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据悉,举办以造船工装为主题的展会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国外造船     
《船舶经济贸易》2004,(6):26-27
伊朗大力发展本国造船工业,越南利用中国贷款建船厂,大岛船厂开发6万吨大灵便型散货船,8.5万吨FPSO船在安哥拉海域投产,瑞典将开发无救生艇的安全型船舶,土耳其和荷兰两船厂最近合并,德国成立欧洲最大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做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国际船舶市场低迷的影响,加快船舶甲板及舱室机械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船用配套设备产品的竞争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承办的“2013船舶及海洋工程甲板舱室机械技术发展论坛”于5月15—17日在南京市举办。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船舶配套业主要竞争格局 (一)产能竞争 据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1年世界船舶配套业产值约为1100亿美元,其中欧洲船舶配套产值占48%(约为538亿美元),中、日、韩三国合计占47%(图1).世界船舶配套业已形成中日韩对阵欧洲的两大格局,且竞争还在加剧.中、日、韩抓住造船中心转移的有利时机,依靠造船工业的驱动,在产能规模上迅速提升,并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欧洲作为船舶配套设备的重镇,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凭借科技创新牢牢掌握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主动权,占据全球高端市场,其优势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5.
吴佳伟 《中国市场》2014,(49):180-181
要大力发展中国船舶工业,缩短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就必须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实力,研究与分析中国造船工业的竞争力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本文在分析中国造船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竞争力现状、竞争潜力现状以及竞争环境现状三方面评价了中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状态,并从强化劳动力要素优势、加大船舶技术创新力度、适当推进造船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企业集团化、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六个方面指出了提高中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心简介(WHO WE ARE):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专门从事国际国内船舶及海洋工程市场、船舶工业发展与政策(包括造船、修船和配套)、船舶科技跟踪、经济运行及投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中心为政府部门、船舶企业、金融机构提供战略规划、决策支持和专项咨询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造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船舶配套工业的配合,船舶配套工业对提高船舶的使用性能及其先进性起一定作用。目前我国船舶配套工业情况如何呢?就以我厂生产的船笛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船舶配套工业体系。地配联营企业在船舶配套的过程中,成为一支起着重要作用的生力军,为造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9.
八月瓦良格号航母基本完成改装下水试航,这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进出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又迈进了一步。航母的建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航母1992立项,2004年设计成型,同时开始建造,这个系统工程的前提就是中国造船技术的积累以及国家充足的资金作基础才能实现的。这表明正是由于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在过去的30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才实现了中国造船工业质的飞跃——建造航空母舰级别的大型船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造船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船舶配套设备金额占到整艘船舶成交额的60%左右,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年销售总额同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所占市场份额大体相当.发达的船舶配套业是提高造船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韩国船用设备的装船率达90%以上,日本更是高达98%,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船用设备不仅可满足国内造船业的国产化需要,产量的60%还用于出口.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