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05,(7):i0001-i0001
江北区洪塘街道位于宁波市区西北部,南临姚江,北靠马鞍山,生态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捷,街道距宁波市中心仅6公里,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宁波入口处10公里,北外环线,北旅游线,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贯穿域内。  相似文献   

2.
近期,世界上在建的最长的公路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桥主塔即将封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预计2007年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纵贯中国南北全长5000多公里的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海盐,南止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建成后,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将缩短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9,(5):41-41
省级开发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初,现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纲要中明确的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重要组成区域。东至宁波北仑港80公里,西至萧山国际机场90公里,北距杭州湾跨海大桥仅20公里,是兼得水陆空交通便利的理想经济区域,总用地面积31.6平方公里。园区的建设目标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制造业基地,具有区域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07,(11):35
慈东工业区位于慈溪市东部龙山、三北、范市三镇的沿海围垦区域。东临杭州湾,南抵宁波化工园区,距宁波市中心25公里,经杭州湾跨海大桥至上海市仅160公里。慈东工业区是慈溪沿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09,(10):F0004-F0004
中国塑料城位于余姚市区北部,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东距国际远洋深水港——北仑港60余公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40余公里,西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0余公里,萧甬铁路复线横贯境内,329国道、甬余一级公路和沪杭甬高速公路分别从境内的北部、中部、南部通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7,(4):F0004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宁波国家高新区)前身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7年1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东临宁波深水良港,直接杭甬高速公路,西靠宁波市区,北连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8,(3):2-3
崇寿镇地处慈溪市北部、杭州湾南岸,距市中心12公里,东临四灶浦江与新浦相邻,西临北排江与庵东镇相邻,南至五塘江与坎墩街道相邻,东南与胜山镇毗邻,北至七塘江与杭州湾新区相邻,是连接杭州湾新区和城区的重要通道——浒崇公路穿镇而过。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本地常住人02.675人,外来暂住人口1.6万人。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我市将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工建设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约97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这三条高速公路是我市首批高速公路PPP项目,它们的建设将突破全市高速公路"一环六射"格局,推动高速路网向"两环十射"扩容。这三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杭州湾地区环线并行线G92N(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宁波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中交股份所属公规院设计,一航局、二航局、三航局、路桥建设、三公局等单位承建,中咨集团参与监理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完全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跨海段长达32公里,总投资近140亿元。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09,(10):49-49
迅捷的交通网络 宁波南部商务区拥有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西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东依北仑深水良港,北通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甬、同三、甬金高速出入口,环伺四周。随着绕城高速、甬台温铁路、城市轻轨、象山港大桥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建成,宁波南部商务区交通枢纽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1.
正宁波高速路网将开启"两环十射"第二环作为浙江省"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网中杭州湾宁波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慈余高速公路于10月15日24时正式通车运营。这是宁波市高速路网中"两环十射"第二环的起始,将杭甬高速与杭州湾地区相连,成为湾区经济重要交通支撑。目前,宁波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19公里。慈余高速公路(S8)起点为规划的杭甬高速复线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使慈溪由一个处于交通末梢的滨海小城,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开放城市的枢纽。融入沪杭甬"金三角"的2小时交通圈。大桥建成通车所产生的效应不仅是一种交通现象,更是一种经济现象、人文现象和城市化现象,其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慈溪由此真正迈入了大桥  相似文献   

13.
地处浙江东部的宁波及其周边,海峡港湾围绕,大小岛屿密布,长时期非靠狭窄的渡口莫能往返。而如今,已有一座座形态各异、气势雄伟的长虹飞架于汹涌的波涛之上,天堑变通途,整个浙东跨入了名副其实的大桥时代。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使用年限100年。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14,(5):9-9
<正>宁波交投公路营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系宁波市属国有企业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高速公路营运、养护管理和产业开发。目前公司管理项目包括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G15)、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G1501)、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S19)、穿山疏港高速公路(S20),合计里程182公里,约占宁波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6%。公司下设4个分公司和收费管理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11,(1):50-51
慈溪市天元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北与杭州湾跨海大桥车距10多分钟,南依329国道,东与中心城区相毗邻,西距沪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2公里左右。全镇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余人,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1.8万余人,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天元素有中闰古旧家具“民间故宫”之美誉,全镇从事古旧家具的收购户有300多户,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20,(8):4-4,5
慈溪市观海卫镇位于浙江东北部,杭州湾南岸,西联慈溪市区,东靠宁波舟山港,北与上海隔海相望,南与余姚接壤相邻,距离慈溪中心城区15公里,距离宁波市区55公里,是沪、杭、甬三地两小时交通圈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旅游强镇、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观海卫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09,(10):34-34
以2007年铁道部与市政府签署《关于加快宁波地区铁路建设与发展会谈纪要》为标志,宁波铁路进入新一轮大建设时期,甬台温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项目接连开工,杭州湾铁路大通道、甬金铁路也开始筹划,铁路开始改变末端地位。至2008年底,宁波境内共有铁路里程186.7公里,其中国家铁路66.5公里、地方铁路支线120.2公里,  相似文献   

18.
正站在"海天一洲"观景平台极目远眺,只见碧波浩渺间,一条钢铁巨龙逶迤海面粼光处。它使沪杭甬三地间的路网格局由原先的"V"字形变为"A"字形,将上海、宁波两城的陆上距离足足拉近了100公里。它就是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总投资134.54亿元、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2003年至2008年间,他曾六次视察大桥工程。特别是在2005年大桥工程遇到资金困难举步维艰之际,他不仅  相似文献   

19.
海星村     
《宁波经济》2014,(4):59-59
海星村地处庵东镇西北部,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桥头堡,是慈溪连接上海、宁波两大开放城市,融入沪杭甬“金三角”的2小时交通圈的接入点。全村区域面积615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278户,常住人口3685人,暂住人口388人,党员121人,村民(股东)代表75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王辉 《宁波经济》2006,(4):52-53
小路下村地处余姚西北部,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67人,外来员工3000人左右。村庄交通发达,南靠329国道复线,北靠杭州湾,距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约20公里,位于长三角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小路下村的历史不是很长,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当时,小路下的先人从绍兴、上虞一带逃荒来到了这里,以到海里捕鱼、海边晒盐为生,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