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必然之举。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信用社就整体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理念转变、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问题相当严重,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也需要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认真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国有金融部门大量退出农村经济市场之后,农村金融市场几乎一片空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和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就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两个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张越 《时代经贸》2013,(18):87-87
当前,农村信用社所进行的改革与发展应结合农村金融发展背景来开展,若只是简单的提出实施合作制活着是商业化,很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使其面临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双重困境。以目前的市场经济基础来讲,发展农村金融,仍需国家的大力支持,以确保其与市场形成一种有效、良性的互补。本文就结合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信用社改革以及农村金融发展进行详细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信用社所进行的改革与发展应结合农村金融发展背景来开展,若只是简单的提出实施合作制活着是商业化,很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使其面临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双重困境。以目前的市场经济基础来讲,发展农村金融,仍需国家的大力支持,以确保其与市场形成一种有效、良性的互补。本文就结合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信用社改革以及农村金融发展进行详细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营养,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日趋深入,在农业银行的一部分基层机构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尚未健全机构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及时以及改革方向上有些偏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究其原因,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以及经营规模狭小是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以产权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时代经贸》2007,(5Z):82-83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绝对份额的农村信用社尚存在许多问题,改革农村信用社夯实农村金融基础,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功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来鉴证农村信用社走过的历程,分析问题所在,发现改革难点,并为解决改革难点提供可行性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县域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则祥  韩颖慧 《经济师》2003,(12):218-218,220
县域金融的“真空”已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文章从县域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 ,提出农村信用社是县域金融的主要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县域金融的发展程度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是发展县域金融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采用“权力下放 ,多元模式并存”的改革思路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从农村部分撤出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自2003年下半年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展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准确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针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措施,对于发展农村金融以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当前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不断进行改革,积极主动的针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从而适应新的农村金融环境。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关系极大,对中国金融改革也具有深远影响.为此,本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唯一一个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正规金融机构,它对我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但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本文欲通过产权视角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玉成 《经济论坛》2004,(19):77-78
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探索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焦点问题。由于各地发展差距很大,2003年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从原则上讲,改革方案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以对待,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农村金融体制。本文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现状,探讨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金融竞争的不断加剧,农村金融市场也受到了来自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冲击与挑战.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农村信用社要想抓住改革的机遇,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必要性,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农民收入提高主要依赖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因此农村金融重建的目标应该是如何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信用社预算约束软化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进行民营化改革的目标,并对民营化改革的可行性,以及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然而,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产权不清、不良资产负担过重、资金大量流失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正常发展与生存。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信贷风险也日趋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的比率居高难下.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三农"发展的关系,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从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来看,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工作,急需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深化改革中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合作金融法,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置于法律预先确定的框架中,一方面可以使相关的利益主体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明确其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以便更好地完善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并使相关制度法律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姚耀军 《财经研究》2006,32(4):103-114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