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的自身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和谐中才能实现,而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小兵 《魅力中国》2010,(31):19-19
正确处理入际关系的前提就是要用正确方式进行人际沟通。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存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相接触,沟通便是人与外界环境建立联系的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可以说沟通是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首要、最普遍的手段。然而,在实际管理工程中,沟通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干扰,形成沟通障碍,制约管理功效发挥,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人际冲突。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4.
侯乃平 《辽宁经济》2007,(11):33-33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5.
文化育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  相似文献   

6.
孙涛  高永宏 《新财经》2005,(6):40-42
互联网技术改变人与人、物与物之间沟通与联系方式。当互联网带领消费者步入越来越人性化的理想生活时,也给传统渠道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社会的 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组织中实现的.传统的等级制度缺乏对人与人之间的双向沟通,一味地表现为单向授予,而转型期的正式制度层面则更多地开始注重人的主体意识,社会结构开始水平化,封闭的家庭式活动方式开始向正式与非正式的民间组织转变,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的探索中,经济制度的选择习惯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组合,从而产生了集权主义与自由主义两个极端,而第三方组织的作用一直以来未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文章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研究中引入社会资本因素,认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信任与合作,是文化和非正式制度的延续,是填补GDP发展与人类幸福感之间沟壑的重要方面,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支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培育和谐包容的文化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组织与组织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而心灵的和谐主要是由文化决定的。要想形成和谐的社会,必先形成和谐包容的文化。和谐包容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爱、相互团结等。有了这些和谐包容的文化,人与人之间就少了冲突,多了合作,少了矛盾,多了和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思想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与和谐的核心 思想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它是人们在社会工作、交际、生活中的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衣食住行的规范。从伦理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门艺术,是一种相互友好沟通的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跃 《杭州研究》2006,(4):22-23
“平安生活”、“和谐社会”,决不是无矛盾的生活、无差别的社会,更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和冲突的社会生活。打造“平安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立足点是在矛盾冲突的社会生活中,找寻缓解矛盾、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营造平安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氛围。在众多社会矛盾中,关键是要调节好个人的自我心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协调好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2.
沟通就是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社会生活中离不开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沟通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成功的绩效沟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将沟通贯穿绩效考核的始终:事前沟通、事中沟通、事后沟通,还需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精神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并逐步把握自己类本质的具体表现,是人类前进和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方追求.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面临着时空限制、生命体威胁、精神危机等多重困境,只有深刻认识这些困境的根源及其形成机理,才有可能真正破除困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物理很简纯,人际关系很复杂。”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人们通过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以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一类典型的社会角色,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  相似文献   

15.
管理随着大生产的出现产生、发展,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用愈显重要。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生产因素的组织协调控制达到效益的提高,包括对物与物、事与事、人与物、人与事,尤其是人与人的组合搭配、集成整合、协调控制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管理的定义是经由他人达成目标的行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规律要人去发现,  相似文献   

16.
王萍  张宽裕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37-40
人与组织匹配是关于人与他们所工作的组织之间产生相容性的前因和后果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影响人与组织匹配的相关因素.本文探讨了人与组织匹配与其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人与组织匹配与雇佣过程的关系:人与组织匹配与个体层次的结果变量的关系;人与组织匹配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人与组织匹配对构建和谐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沟通行动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沟通行动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体现的价值。指出从沟通行动理论的理论价值出发,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充当有利的理论批判武器;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出发,能够找出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强调人与人之间对话协调性,逐渐降低权利与金钱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海滨 《改革与开放》2017,(18):159-160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困难生增多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国家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开始实施一系列的高校困难生资助政策,大学辅导员在给予困难生帮助的过程中,评定困难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纽带,对开展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大学辅导员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务实对困难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除这些外部的和谐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和谐,即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成正兴 《发展》2010,(2):55-55
社会要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和谐发展的,离开人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和目标指向。人的和谐发展还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