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安全是21世纪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其核心假设是:我们无法控制非安全因素带来的所有结果,但必须努力解决其根源。气候变迁、资源竞争、南北问题以及全球军事化是可持续安全产生的动因。随着气候变化由科学问题转向高级政治,环境合作由制度建设提升为可持续理念,包括各种安全概念在内的可持续安全与环境机制的互构,使可持续安全的实现成为可能。作者通过对可持续安全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提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推进制度建设;实现全球环境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发展等是构建可持续安全的三条主要路径。强调气候变化、核威胁以及未知却可预见的危机已经使人类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安全状态,必须正视环境和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安全威胁,在制度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建构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安全共同体”理论和东盟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为分析视角 ,阐释了“安全共同体”理论的发展及其核心观点和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重要特征———“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 ;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来自全球、区域和国家各个层面的严重挑战 ,并对如何应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盟安全战略新调整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9.11”事件后,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格局下,东盟国家加强了安全战略调整。通过强化内部协调管理,实施“大国平衡”战略。加强与西方国家反恐合作,努力构筑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以提高自身安全系数,加快“海上东盟”的扩张步伐。因此,在处理地区安全事务时,我们要有长远眼光,谨慎地对待南沙群岛主权和东盟与台湾关系问题,通过加强对话和交流,尽量减少戒心,把握住主动权,促进中国—东盟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4.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一个分析的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和国际安全新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地区主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 ,有越来越多的动力正在将地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连接在一起 ,并使它们具有了特殊的安全互动关系。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动的情势既影响着全球安全的整体走向 ,也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环境、有层次的战略的重点 ,并决定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的程度。地区安全体系是由地区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能力 (权力 )的分配状况所构成的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地区安全复合体、安全制度和安全共同体。目前 ,单一的世界安全秩序越来越不清晰和难以把握 ,多样性的地区安全秩序则不断涌现和明朗。总的来看 ,安全的地区化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而非障碍。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威胁日益增多并趋于复杂化 ,“9·11”恐怖袭击及随后的局势变化加剧了这一趋势。现实对国家安全战略谋划提出了新要求 ,甚至需要在继承中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思维。有效的安全战略应该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之间取得有益的平衡 ,并找到连接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纽带。今天的国家尤其是主要大国 ,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不仅必须避免过度使用权力 ,也应超越纯粹军事上的胜负。战争的绝对规律已经不完全适用于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时代的变化 ,联合国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冷战时期 ,联合国所关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主权国家如何抵御外来军事干涉和入侵、防止核战争以及维护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 ,在联合国范围内 ,一种内容更广泛、更综合的“新安全概念”也逐渐成长起来。冷战结束后 ,联合国积极倡导包括“共同安全”、“人类安全”和“全球安全”在内的新安全观 ,完成了从传统安全概念到非传统安全概念的转变。联合国的安全观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安全观 ,它是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安全考虑平衡的结果 ,具有更多的理想主义、制度主义和全球主义色彩。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联合国对非传统安全的关注反映了冷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各国安全利益关注点的变化 ,因而具有积极意义和指导意义 ,值得各国在制定本国政策时加以借鉴和参考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关注这种“新安全观”给联合国组织本身及其成员国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12月5日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的近百名经济学家、金融问题专家、国际问题专家和国家安全问题专家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的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围绕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本质、未来走向以及对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共同探讨了趋利避害、化“危”为“机”、维护国家金融主权与国家安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非传统安全问题,作为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研究的新领域,其重要性伴随国际形势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08年度以国际金融危机、索马里海盗事件等分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大事件为标志,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了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我们应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分析国家安全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未来走向,及时提出具体措施进行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9.
廓清中东安全的概念,明确中东安全的主体是推动中东安全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安全体系中,中东地区是最为突出的"短板"。中东安全问题盘根错节、尖锐复杂,有其深刻的内外根源。它本质上是外部干预和中东国家不发达状态的反映。在中东的秩序重塑和国家转型进程中,安全问题犹如"灰犀牛"般愈演愈烈、效应叠加,形成了多重安全困境。西方的新干涉主义、域内国家针锋相对的安全观和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中东的安全困境。中东安全问题不仅危及地区国家,还波及周边和世界各国,安全威胁迫在眉睫。但是,中东安全主体复杂,安全治理困难重重,短期内很难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同时,既有安全机制具有片面性和排他性,无法破解安全难题。因此,解决中东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安全掌握在域内国家手中,提升自主安全能力和水平,通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在源头上实现安全治理。中东安全治理应摈弃传统安全思维,设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国内、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和整体治理,以新安全观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安全建设为依托,摆脱"安全靠大国,发展靠能源"的双重依赖,推进多层次安全合作;以普遍安全、共享安全和共管风险为目标,推动中东安全新秩序的建立,实现中东地区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南亚地区与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历史上,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的西部稳定密切相关,而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影响中南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因素对中南亚安全环境的影响。21世纪初,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中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基础,与中南亚国家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与该地区的主要大国寻求共同利益,力争在热点问题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北极地区由于各国对极地潜在资源的竞争而开始了"被安全化"的进程。这种进程所引起的北极地区安全问题可以用安全复合体理论予以解释。作者根据此种理论视角对北极周边各个地区安全复合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未来北极安全复合体包括两个实力强大且相互对抗的"极",即美欧与俄罗斯;随着未来北极安全复合体的成型,它有可能继续保持冲突态势,也有可能向安全机制演变;北极地区安全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将由地区层次问题上升为全球层次的问题。所以,不论北极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态势是友好还是敌对,北极地区都将成为全球层次安全态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全球层次大国利益密集交汇的地方。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关切。  相似文献   

12.
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安全观正经历急剧的变革,新的概念层出不穷,“非传统安全”与“人的安全”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的安全”是作为一个与国家安全相对应的概念提出来的,打破了以国家为惟一安全主体的传统安全观,恢复了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人的安全已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现有全球安全治理概念、框架及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中国扩大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选择。与结盟、联盟等其他多边安全合作方式相比,"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种更包容、更灵活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有助于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缓和大国间存在的安全困境。作者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利益相关性和责任相关性,并探讨了在全球安全治理框架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合作的可能性思路,包括通过"联合国+G20"、"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印度、日本"等多边框架,就维持和平行动、打击跨国犯罪行动、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全球安全治理议题开展多边合作及演练的可能性。作者也阐述了对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认为尽管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和价值上的分歧,但安全治理以共同提高、合作共赢为特征,不以相互削弱为目的。因此,不同行为体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中国可以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安全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安全,国家安全的经济底线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底线,它主要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底线、全国人民可持续生存的底线和中国民族经济独立自主的底线三条相互联系的底线综合构成.当前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重要精神,自觉主动地修复国家安全的经济底线缺口,“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相似文献   

15.
“非典”挑战中国“人”的安全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 2 1世纪 ,人们的安全观念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历着重大而迅速的变化。国家安全正超越“国家”的主体与范畴 ,扩展到“人”的安全领域。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地区爆发的“非典” ,使传统的安全观继“9·11”事件后又一次受到严重的挑战 ,“人”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重视和强化。“非典”的短期效应是威胁人的健康、生命安全 ,挑战国家公共卫生防御及监管体系 ;其长期效应同“9·11”事件一样 ,将影响中国的安全观念 ,并将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活动的形式和参与程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全球尤其是地区范围的急剧扩散和亟待解决 ,使安全共同体的建构作为一条有效而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提上地区安全的议事日程。同时 ,非传统安全的特性和该领域的地区合作促使国家角色身份发生积极的转变 ,有助于集体认同的形成 ,使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成为可能。这种关系在东亚地区得到充分体现和印证。  相似文献   

17.
海洋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方略,其核心是确保海洋安全。俄罗斯作为传统海洋大国,一直拥有清晰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随着亚太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区地缘战略意义的提升,俄罗斯也开始重视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亚太海洋安全战略是其中重要一环。虽然俄罗斯推行亚太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种种困难,但这并不能阻碍俄罗斯维护亚太海洋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决心。当前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首要和核心任务就是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同时发展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地区安全秩序的塑造中既超越均势,又体现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呢?作者在比较了美国的“联盟安全模式”和东盟的“合作安全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另一种可能的东亚安全秩序:“协治(collaborativegovernance)”安全,即大国协作框架下共同治理的地区安全模式,由大国推动、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管理地区安全事务,因此形成一种可称之为地区安全社会的关系结构———从安全复合体到安全社会,最终走向安全共同体。中国借助区域一体化、通过“协治安全”模式重塑东亚安全秩序才是获得自身安全的战略之最优。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安全创新基地”战略的国家安全创新定位,将加速美国主导、遏制中国科技创新的“联盟”出笼,并可能推动先进技术对华精准脱钩。同时,美国科技进步可能比以往更快,进一步抢夺新兴技术规则的制定权。基于这一战略的可能影响,通过阐述美国科技“举国体制”的提出,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创新基地”战略的国家安全创新定位,运用协同方法和网络思维,秉持整体主义与跨学科的理论协同,分析创新网络的演进规律、国家协同创新网络系统的运行机理和美国协同创新网络的特质,进而针对目前中国国家协同创新网络存在的不足,整体分析和提炼中国“国家协同创新网络-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人的安全与东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人的安全”这个概念仅仅存在于安全政策的边缘 ,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 ,它重视人类的多重性 ;另一方面 ,则更加直接地关注在暴力冲突情况下对个人或者单个团体的保护。干预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 2 0 0 1年的报告和人类安全委员会 2 0 0 3年的报告分别反映了这两个不同的侧重。在东亚 ,就“人的安全”概念的争论已经相当深入。亚洲最初的反应是谨慎、怀疑的。亚洲国家一贯坚持以国家为中心的安全秩序 ,强调国家主权 ,反对干涉一国国内事务。但自从 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来 ,亚洲各国、地区组织、学术机构和民间社团对“人的安全”的态度逐渐转向积极 ,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人的安全”的广义理解和对安全的非传统威胁方面。进而 ,这一趋势引发了对“人的安全”最具争议性的问题的讨论 ,即对个人的保护、干涉和外交的新形式。但是 ,“9·11”事件之后的美国政策和反恐战略阻碍了“人的安全”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尽管如此 ,一些关于“人的安全”的思想还是创造性地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安全政策、对外行为和地区秩序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