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通过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一阶锡尔系数(Theil熵)分解、崔一王指数等方法,对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以及差距的地区分布和收敛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自《全国海洋经济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距持续缩小,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间的区域差距有所增大,可见,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对缩小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2.
3.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贵州农民收入结构变动趋势、结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以及贵州农民收入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及其构成,提出了新时期促进贵州农民收入增长的重点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民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分享既是经济发展本身,也是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有所背离,甚至在有些方面是严重背离的。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果,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经济和制度原因。我国的农业应该成为一个保障性产业,而不是一个为非农产业积累资本的支持性产业。制定并执行体现这一观念的战略性规划,是消除城乡发展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民收入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收入分配的不尽合理,国民人均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并探讨收入分配趋向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凸显,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迅猛,苏中、苏北却相对滞后,区域农民收入的差距也引起了社会关注。文章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苏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近年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全省农民收入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远大于区域内部;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倾斜公共投资等政策建议,以期缩小江苏区域农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陕西省的数据分析了1978年以来其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并进行了农村经济的产业和地区分解。结论表明: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整体呈现扩大趋势;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时空的不平衡性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动和空间聚集是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三大地带间和关中内部的差距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构成因素;而推动落后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传统农业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是防止农村地区差距过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计算不平等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并通过指数分解法分别计算东中西地区内部和地区间的差距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地区内部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在减小,但地区间的差距在扩大;东部地区形成了“富裕俱乐部”,西部地区并未形成“贫穷俱乐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1992—2005年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状况及其收敛模式。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基本上呈现扩大的趋势。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差距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13.
教育对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分区域农村各文化层次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比重对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总体上看,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均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从小学到大学依次递增。东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其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整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收入差距是衡量区域差距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收入差距的不均衡性会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进程。本文以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指标对该经济圈社会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横向看,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城镇间和农村间的收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而呈现差距不大,城乡间部分地区收入差距较高,但纵向比较各地区无论城镇间、农村间还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都在缩小。要解决该区域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其核心是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  相似文献   

15.
外国直投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剑 《中国改革》2001,(3):71-71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对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分解分析了各类收入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增长缓慢,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也在发生变化,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对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情况的分析,探索了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原因,并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控制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准是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同向增长,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征  李建 《农金纵横》2002,(6):77-78
近年来,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普通的老百姓到专门研究经济的学者都从自身的角度谈论和探讨这个问题。舆论上主要倾向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越了国际警戒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众所周知,收入差距过大会引起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收入差距过大,意味着低收入人群的扩大和他们收入水平的低下,这不仅会制约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使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同时也制约了居民的投资意愿,影响社会总投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发展乏力的状态;收入差距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