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非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其独创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获得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体为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在此理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被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被称为“委托人”。若双方签约前的信息是对称的,而签约后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则此问题属于“道德风险”讨论的范畴。若双方在签约之前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则我们说双方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本文将主要探  相似文献   

2.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现实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是现实实践表明,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隐性代理关系.本文就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发展过程及逻辑进行了总结,并对代理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协调公司契约各方利益冲突的机制,它能有效降低契约各方的代理成本,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提高会计稳健性有其现实意义,并且应充分体现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银行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多重委托-代理框架内,由于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完善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必须改革产权制度,明确银行法人治理目标,完善法人治理的契约体系和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云南财贸学院杨定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已确定为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自然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会利用自身...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差序信任”格局,分析了差序信任对第三方理财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以及各方行为选择的影响,探讨了差序信任对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差序信任影响下,1.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演化为原生和衍生两种形态;2.原生委托代理关系,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较小,衍生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变大;3.原生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代理双方进行多重博弈;衍生委托代理关系下进行一次博弈,因此代理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变大,违约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刘洋  凌健 《时代经贸》2008,6(11):50-51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股东由于目标函数不同而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前提,控制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契约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使这个问题成为现实,委托人无论是了解代理人的信息,还是监督、控制代理人的行为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国内外理论界普遍认为,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尤其是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就如何处理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理人)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为“没有显著控制权的所有权和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命题成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到逻辑支撑。传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委托人作为“强势群体”;而代理人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效应函数)经常不一致,在委托人看来,代理人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信号显示等方面解释了代理成本的节省和分担问题,从而从理论上为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委托代理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往的研究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利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寻找最优解,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信任机制,可以证明信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存在性和对代理问题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凤莲  段会娟 《经济论坛》2010,(11):188-190
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转轨经济中企业改革的中心议题,也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理论渊源,然后联系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从公司治理、股东、经理人、董事和非正式组织等角度分析其内在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完善对策,以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方红星  林婷 《经济管理》2023,(2):117-13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信息不对称及代理冲突是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实地调研作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桥梁,能否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信任,缓解代理冲突和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是本文旨在探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以下简称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影响机制。在利用极端天气比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机构实地调研与公司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机构实地调研通过降低代理冲突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来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法、考虑样本自选择和变换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不具有长期中介效应,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作用受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代理冲突的中介效应随着公司信息环境的改善而减弱。本文细致刻画了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正确理解机构实地调研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为监管部门继续推出和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相关披露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  相似文献   

13.
投资管理公司中委托人与代理人激励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兴华  魏华 《经济管理》2004,(12):56-62
投资管理公司的参与各方,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但与一般企业比较又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运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和构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投资管理公司中投资者和公司经理人之间的激励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最优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乾 《财富时代》2023,(2):88-90
<正>1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所谓代理问题,指的是在委托人指定代理人为其代理行使某些权利时,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不对称,使得代理人并不总是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行使代理权,从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问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很重要的研究话题,学术界部分学者将公司定义为一系列包括股东、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和监督的机会主义等问题,导致政府采购中委托代理失灵。本文通过引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委托一代理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府采购合谋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法规体系建设、采购人员考核以及监督机制健全三个方面提出了政府采购委托代理失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百年来公司内部一直延续着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三层治理结构和监督激励双重治理模式,这种治理结构带来信息不对称并引发监督激励一系列弊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统治理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新的治理模式将以信息对称为基点,其最大优势在于重塑委托代理间非合作的博弈关系,再造公司治理模式,而实现信息对称的途径则是"九一十五"方案。论文认为通过对称方案的九大机制、一组数据库、十种技术和五项操作,能够有效制衡ERP信息生成过程,使之只能提供委托人认可的对称的信息,以信息对称摘掉代理人不忠不诚的帽子,消除对会计人做假账、出假表的怀疑,破解审计人事后审计、抽样审计的一贯传统,从而以崭新的治理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的出现虽然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但是两权分离现象也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出现利益冲突,产生代理人与所有人之间很难解决的代理问题。为了解决代理问题,使经营者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向而努力,建立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是主要的解决措施。但因为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又会产生高管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操纵公司盈余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王立勇  张秋生 《技术经济》2003,22(11):37-38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张由各利益相关人组成的契约网 ,是由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按照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然发生代理问题 ,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代理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①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拟合 ;②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改善。前者的解决主要应从如何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统一入手 ,目前理论界对此已做过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期权激励 ;业绩股等 ,这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少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就必…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共信息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具体分析了资本市场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机制本身不可能生产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使委托代理关系总是处于一种不完全信息状态,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文章的研究结论是资本市场缺乏一个评价企业业绩的公正标准及与其相关的制度,而这个评价标准是一个公共信息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相似文献   

20.
冯根福 《经济研究》2004,39(12):16-25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