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均食物消费量不断提高,但食物消费不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本文基于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引入价格和收入两个中介变量,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多元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食物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可通过提高中国居...  相似文献   

4.
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中隐含碳的问题逐渐被重视,目前的核算体系将这部分的碳储存全部计入到进口国,碳排放计入出口国家。通过对国际贸易中木质林产品隐含碳的承担主体的分析,提出进出口国应共同负担木质林产品种隐含碳,并以此来改进国家碳库和碳排放核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网上交易中涉及的四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作用,界定了其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范围,并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对各种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框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着重讨论了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组成、运行过程以及在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认为要根据不同时间的TBT—SPS特征建立农产品信息研究系统、农产品TBT—SPS研究系统、国外辅助研究系统以及快速反应系统来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深入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把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归结为最小成本问题,即求解使物流成本为最小的最优化问题,建立了以物流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选址优化模型,并采用了混合整数规划法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利用现有统计数据 ,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现实结构。本文得到的结论之一是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较低 ,表明我国农业仍旧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 ,今后我国应该丰富农产品品种、发展农业规模经济 ,以扩大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比重 ;结论之二是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表明我国农产品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科技含量。我国农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总体产业内贸易走势趋同 ,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总体产业内贸易走势经常不一致的现实进一步佐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9.
姜书竹  聂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331-334,340
由于受国内原材料供给不足、纸张需求旺盛、有利于进口纸浆的贸易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纸浆,纸浆贸易呈现连年的贸易逆差,而且这种逆差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纸浆贸易逆差不但会耗费大量外汇,还直接威胁到造纸业的产业安全,因此中国应该发展循环经济、竹浆产业、林纸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并调整贸易政策来解决纸浆贸易逆差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荸荠贸易是以中国为商品供给国、美国为主要消费国、惠及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工食品贸易。本文依据1988--2007年贸易数据对荸荠贸易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贸易环境、市场结构、竞争格局、贸易效益对贸易发展和现状的影响,基于ESCP范式建立了国际荸荠贸易产业组织模式,并提出跨国投资并购合资经营荸荠商品国际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多年来中欧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欧盟对中国出口增长幅度却明显高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本文采用UNCOMTRADE有关数据,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1996年以来中国加入WTO前后二个不同时期的中欧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整体竞争力提高及产品结构更加适应欧盟进口需求结构变化是推动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欧盟增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因却是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影响中欧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林产品进口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已有对森林资源环境效益评价基础上,通过探讨林产品进口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考虑不同木质林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国进口林产品的进口来源,指出了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的环境影响以及非法木材贸易对环境的破坏。结果表明:国际上对中国大量进口木材的指责缺乏依据;对世界和中国来说,共同开发森林资源,打击非法木材采伐与贸易,中国大力发展可替代产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Quality Changes and the Volume of Trade: A Geometric Approa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volume of trade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trad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he import good induces an increase (fall) in the volume of imports when the import demand is elastic (inelastic).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volume of trade is not necessarily reduced when the quality of the import good is uncertain. Given the situation in the world wheat market, these results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Canada's concerns over qua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its grading and inspection services.
Ce papier a pour but d'analyser les effets d'un changement dans la qualité des importations sur le volume des importations de même que sur la répartition de la production domestique. Le modèle utilisé en est un D'équilibre général et expoloite les avantages d'une fonction d'utilité ayant des caractéristiques comme arguments. II est démontré que l'effet d'un changement de qualité sur le volume des importations dépend de l'élasticité pour le demande des importations. Le volume d'importations dans un environnement incertain n'est pas nécessarement moins élevé que dans une situation ou il n'y a pas d'incertitude dans la qualité des importations. Nos résultats, lorsqu'appliqués au marché mondial du blé, supportent la position du Canada en ce qui a trait à la qualité de son blé et l'intégrité de ses services d'inspection et de classement.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B/S模式的土地交易管理系统的优势,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构架、功能结构、数据库建设以及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A special safeguard mechanism is an attractive policy tool for low-income importing countries because it is automatic and does not require an injury test. Exporters might accept a safeguard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if it results in larger tariff cuts than in its absence. The effects of a special safeguard mechanism on market stability and welfare are evaluated using wheat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afeguard mechanism is not very trade distorting. Almost 80% of the increase in world welfare is still realized when low-income countries are granted a safeguard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0.
在辨析休闲与森林旅游相互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在"国民休闲计划"下发展森林旅游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等问题,并归纳了城市综合公园型、社区住宅型、景区景点型、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型、自驾观光型等6种森林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