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很多的路,接触过很多人,看过很多的风景,也有过很多很多的感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感动都已逐渐模糊了。其实我已很少回忆边坝了,我知道边坝也正日渐淡出我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吴炫凯在高速公路上守护的是一方百姓的出行安全,有的人被他帮助过,有的人被他处罚过,更多的人和他擦身而过,每一次巡逻,他都认真做着自己的工作,成了高速公路上一道平凡却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最早始于2012年10月,一位网民在微博上将长期以来"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违反交通信号横穿道路的现象,直白地描述为"中国式过马路"。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使得人车之间的"路权"矛盾日益凸显,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常态化。"中国式过马路"容易引起路口交通秩序混乱,逐渐成为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重要  相似文献   

4.
看过《垂直极限》的人,莫不向往精彩刺激的野外探险生活,而当你真正身临其境,则又另当别论了。见过瑞士军刀的人很多,那个小玩意是野外生活的必备品。至于鸡汤,更是人人都喝过。至于瑞土军刀鸡汤这套大餐,我相信世界上恐怕没有除了我们以外的第二批人喝过。  相似文献   

5.
田萌 《西藏旅游》2007,(3):68-75
引子·炼 每个人,都曾有过出走的愿望.往往只需一个瞬间.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足以颠覆一切重新来过.  相似文献   

6.
    
邓娜 《西藏旅游》2007,(5):50-55
"痕"--印记、深刻、难忘.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痕".只有这样,记忆才会彻骨、铭心;人生才会厚重、深刻. 我想,大凡去过西藏、真心拥抱过藏文化的人,在生命中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亲人回家团聚,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的现代中国,相当多的人为了学习、工作而走向四面八方,每逢春节来临,“回家”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圣诞之旅     
英国,一个没去过的人以为是浪漫文化之都,去过的人认为是落后如乡村一般的国家。矛盾的是人们总能从这乡土气息中寻找到轻松惬意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旅行就开始于这里:那自由自在的乡间,与蓝天白云的亲密接触……让心灵得到彻底的净化。  相似文献   

9.
说到西藏,很多人容易想起喜玛拉雅和拉萨,我也免不了。拉萨在我的生命里有两种情态:一,它是我的第一故乡也就是我的出生地。二,它是在旅游热潮中倍受世人所关注当然也是我想往之地。 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美,没有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神秘。究竟是喜玛拉雅山脉的雄峻,还是玛旁雍错的湛  相似文献   

10.
拉萨在哪里?     
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没去过的人可能知道,去过的人也说不清楚。 我去过拉萨。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防寒、抗晒,学习如何应对高山反应,查阅关于拉萨、关于藏区的资料。而在拉萨的几天里,这些都没有派上用场。从习见的生活场景转换到陌生的环境,我所有程序化的思维和条件反射似的情绪表现通通失效。一切都恍恍惚惚,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有点像多年前的旧梦。  相似文献   

11.
地处江西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黄金周时,每天游客过万人。在这60多公里的环山公路上,车来人往,没有发生过一起严重交通堵塞。四年多来,三清山交警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守护着辖区群众和游客的平安出行。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绿灯行,红灯也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  相似文献   

13.
林木 《中国储运》2011,(2):56-57
如今,但凡日子过得好的那些国家肥胖成灾本来嘛,"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享受,中国有位叫告子的人就曾说:食色性也。人生离不开这两件事,尤其是美轮美奂的中餐大菜让人们大快朵颐,于是管不住嘴的人便吃成了胖子。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前几年曾发表过几篇探讨宪政民主与税收关系的长篇大论,除了学界内部,社会上没几个人关心的。现在全然不同了,税收已经成了人人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甚至是"敏感"问题。我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感到欣慰——中国的确是在进步。对于税收,我们既很熟悉(因为大家都是纳税人),又感到陌生(因为太过专业)。求教于教科书,上面写着: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征取财政  相似文献   

15.
致24人死亡、失踪的云南省巧家县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已查明,责任已分清,相关责任人及有关部门受到了相应处理。8月9日,云南省昭通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巧家县分公司一辆宇通牌客车,载35人,其中31人为重庆工商学校新生,因车速过快、制动不及,翻入牛栏江,造成17人死亡,7人失踪,其  相似文献   

16.
知人善任是领导用人的核心。这里,“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相似文献   

17.
老同学代先锋打来电话说,老区队长想召集我们警校交通管理班的同学聚一聚。我心里不由得一动:是啊,毕业快十年了,大家还没有集体聚会过,只是出差的时候有过个别联系。想到交通管理班的50个人能再次相聚,不由得回想起学校的时光。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正是有无数个像聂永军这样的中国脊梁,用热血用汗水擎起了中华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9.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相似文献   

20.
危岩惊奇     
西藏最变幻莫测的景致出在阿里,阿里最震撼人心的景致出在土林。来过扎达的人都会惊叹:原来土也能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