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春花 《时代经贸》2012,(14):135-136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的战略选择。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济南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制定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关键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的整合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使济南市迅速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济南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了各国制胜的法宝。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博弈中改变世界格局、争取战略制高点的需要。我国政府列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方案。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周期性特点,有针对的提出了其面临的政策困境并结合问题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4.
何党生 《经济师》2011,(2):220-222,224
芜湖市从"创新型城市"、"双轮驱动"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坚持走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的路子。芜湖具有支柱产业首位度高、科技实力较雄厚、产业素质好、开发区发展快、拥有技术优势的特点,要学习、借鉴各国、各地成功的实践或经验,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业药四大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落后的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然而它却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且能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的产业集群,湖南应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突破此瓶颈的意义在于,既能为其他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又能为未来开拓更大经济空间,还能解决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至关重要,在北京市未来发展格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目前北京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能力薄弱,因此其培育机制备受关注和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政府机制、企业机制、金融支持机制、人才战略机制入手,通过这四个机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统筹兼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走科技创新之路,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征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的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性,导致当前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该文首先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周期阶段对金融支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了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模式,提出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出发,借鉴具有系统理论研究成果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构建相对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程中,首先突出的是产业的技术创新含量,其次是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并兼顾产业的社会效益.方案层中R&D投入强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率上升基准、企业社会贡献度这些指标的权重最大,实证结果为科学和准确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区域层面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和培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随后研究并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最后对我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正处于暂露头角的状态,本文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进行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当前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与金融政策支持的研究状况,同时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继而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金融扶持政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产业集群模式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有的四种以市场结构为依据的结构模式,并指出尽管产业集群的作用模式基本相同,但由于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对各个产业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应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结构模式来培育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的根本途径。政府扶持贯穿于新兴产业形成、巩固、持续发展的整个过程。目前针对新兴产业发展各阶段政策需求差异及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较为少见。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特征,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考量各阶段政策实施维度、手段及目标,提出理论命题与模型,为日后实证研究建立基础,同时提出政策启示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市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业培育发展仍存在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少,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总体规模不大,未完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所以,今后,应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创新体系,搭建发展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力观视角,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新管理理论,从创新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搜集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揭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类别判断。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多数地区存在创新短板,“木桶效应”限制了区域整体创新潜力;不同地区创新能力大致呈金字塔形态分布,且“胡焕庸线”两侧差距明显。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地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上存在认识误区,在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下,重引进、重规模,却轻消化吸收、轻基础研究、轻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应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并明确产业培育的重点是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引进的目的是为借鉴并破解核心技术,而创新的目标是从引进、模仿、再创新走向集成创新直至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即创新政策工具维度(包括供给、需求、环境面政策工具)、知识产权政策功能维度(包括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维度(包括初创、成长、成熟、衰退4个阶段)。以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例,运用政策分析框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建立在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并遵循基础优先、创新驱动和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建立在科技研发能力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绝不可通过低水平规模扩张来实现,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各国深刻变革之际,中央及时制定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指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诸多问题和障碍,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