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分析了逆向选择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道德风险的含义、类型及原因,最后,针对委托代理问题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利用信号传递机制规避逆向选择,完善供应链协议,有效激励及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将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定义为委托代理关系。并分析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委托代理机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结合供应链的实际提出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鹤 《价值工程》2013,(12):18-19
供应链活动是将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转化出产品,最后到达客户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会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有可能发生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减少委托代理问题对供应链整体最优的影响,在合作的前提下,设计和优化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关系,对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加大了代理成本。在美国,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普遍的组织形式,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合理的报酬机制。本文通过借鉴有限合伙制中收益分配权的合理配置,对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一些借鉴,以期在解决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降低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慧 《物流科技》2013,36(6):72-74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企业在加盟某个供应链时,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的委托代理机制。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使得各节点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但由于各节点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利益个体,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委托代理问题,故委托代理行为在供应链管理中非常普遍,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比较多。文章着重介绍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由委托代理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阐明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财务负责人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介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两个层次之间,其委托代理关系相当微妙。  相似文献   

7.
对风险投资中的监控管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投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道德风险,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内部治理结构中当前几种可行方案,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逆向选择与化解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模型应用到第三方物流中,以期从整体上把握第三方物流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肖继文  张巍 《基建优化》2006,27(2):13-16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委托-代理的最优激励合同机制解决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弱化住宅开发中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的逆向选择①和道德风险②。以期在开发商和顾客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与高校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虚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导致政府全面掌握国家教育权而高校缺少自治权,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政府承担巨大的委托代理责任与风险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改造政府与高校间的虚拟委托代理关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治权,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应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从制造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由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双边道德风险下最优的报酬契约,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在双边道德风险下,双方的努力水平总是低于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努力水平。同时,在双边道德风险的契约设计中,制造商通过对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可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激励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逆向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价值工程》2009,28(11):50-53
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存在不少风险。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未来事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和因此造成的合同不完全性,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合作中难以避免。文中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角度,研究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阐述委托代理理论之后,重点讨论了管理会计在解决企业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供应链金融中业务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问题。从风险类型、风险行为和风险损失三个方面分析了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商业银行信息风险;最后给出了规避供应链金融信息风险的建议与对策。为供应链金融的主体认识和信息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一个包含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的逆向供应链系统,讨论了逆向选择下此系统中零售商的激励扭曲问题,并求出了该情形下供应商用于协调逆向供应链的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科研经费申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管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的理论依据(一)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代理理论下,审计委托人、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之间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让审计更好地为委托人工作,保证审计建议的有效实施,就有必要经由内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科研经费申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管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审计关系人的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形成的多元代理关系中的博弈行为,提出解决审计代理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员外派的收益和成本,认为,外派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会因缺少当地知识和社会网络支持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因此,外派也存在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