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SCP视角下的装备制造业绩效因子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中的战略性产业,其产业绩效的分析对主导产业的确定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框架,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视角,构建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两年的数据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装备制造业七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因子、产业集聚因子和企业创新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装备制造业七个行业综合绩效的排序,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和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球各大国都把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其装备制造业也快速崛起,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寻找恰当的策略,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一直被誉为"工业之母",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由于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有限,高精尖设备大多来自进口,因此,我国制造业重点是一些劳动密集行业为主。制造业水平低下,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水平及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沈阳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制造业是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经济一条重要途径。沈阳已经把建设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确立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铁西新区的成立确立了沈阳工业空间布局的发展方向。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和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铁西工业带的发展做出一些战略思考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要点。因此,对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与分析,思考如何把浙江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遣。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企业战略变革测量方法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时期特殊背景和企业面临的任务,以并购的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合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测度的四维度分析框架,希望为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测量与实证提供参考,推动中国战略变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武汉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基础较好,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着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企业协同发展意识、产学研合作意识、资本运作意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应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与并购融合创新等措施促进武汉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十二五"期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任务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为各行各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发展了一批优势产业,壮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5、2009和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产业仍处于初级生产要素大规模扩张、高级生产要素不断积累的产业积累成长阶段,高级生产要素缺失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阻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应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高级生产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文章依据2011—2016 年国际及国内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对其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能力对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作用显著。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进程中的地位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考察当前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构建政府监管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相协调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应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改进物流技术,使用冷链物流;整合共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引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从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加以衡量。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和阶段性增长的特征,2000—2004年为第一阶段,创新能力增长较缓慢;2005—2009年为第二阶段,综合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但近10年来,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延长钢铁产业链,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发展存在非均衡性,从行业异质性视角研究区域人才聚集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模型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研究,从创新成果产出和产品产出两个角度分析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技术获取改造经费支出以及总资产的条件下,总体上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品产出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产出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未建立起能够保证制造加工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分工协作体系;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设备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应该促进核心企业成长,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为装备工业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生产组织体系,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工业;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构筑装备工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总量规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几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差距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技能型人才还很缺乏。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与消费品制造业相比,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低度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及制度环境不配套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重庆装备制造业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通过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战略以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还远远不是制造业的世界中心。只有认清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预期利润低、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的低端定位、边际效应递减、研究与开发费用不足以及教育结构对制造业的瓶颈效应等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将我国的制造业真正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