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苑书凤 《广告导报》2004,(10):114-116
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自2004年6月21日全新改版后,两个月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收视率全面提高,媒体价值迅速提升。在影视频道收视率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上句开始,陆续对旗下的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的节目进行调整。9月1日,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开始实施新的节目运行表,山东视网联公司“三个频道一盘棋”的全新的广告经营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袁忠东 《广告导报》2005,(11):137-138
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视网联公司)负责经营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三个频道,从2005年起,视网联公司确定“合而为坚、生机勃发、聚力舞动区域市场”的经营理念,明确三个频道的定位,错位互补、差异化编排,发挥三个频道的整体优势,搭建起节目与广告经营的平台,突破以往专业频道发展的瓶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特色凸显,品牌力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媒体的总体形态将面临明显的角色转换,即逐渐从“行政布局”主导过渡到“市场格局”主导。本文试从频道竞争、节目竞争两个角度来具体阐述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竞争的新格局。以此为省级卫视频道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付费电视平台的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专业付费频道将从2004年的跑马圈地逐渐进入全方位的品牌建构阶段,不能以优质内容建构起品牌形象的付费频道将难以说服用户为之付费,频道经营将难以维系。新闻集团作为国际化综合性传媒公司,其核心业务涉及电影娱乐、电视、有线网络节目、直播卫星电视、杂志及插页、报业以及书籍出版等众多领域。新闻集团也是全球领先的付费电视平台运营商,旗下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美国直播电视集团(Direct TV)和澳大利亚澳讯网(Foxtel)。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由品牌栏目竞争转向频道竞争,这已是不争事实。节目组合优化也已开始成为频道竞争的重要因素。频道编排策略创新,是为系统解决频道竞争弱势的必要手段。2006年,频道“4+3”播出方式、“播出季”方式以及“非黄档”独播等编排手法,为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风气,也加剧了编排策略的竞争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四川广电在优化单个节目并提高节目质量的同时,强调优化节目设置来加强节目整体效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刘会召 《广告导报》2007,(9):113-113
入户,是电视媒体满足观众收看需求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电视台都需要使自己的频道和节目进入观众家庭,也就是“入户”,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看到频道,才能看到节目,才能产生“收视率”、“到达率”、“频次”……因此,入户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媒体广告效果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9,(9):102-102
“精品博览频道作为全国首家电视文摘频道,以其优质的海内外电视精品节目吸引着广大电视观众。在差异化的发展历程中,频道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精心策划、科学编排,把广告经营和节目的编排统一起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精品博览频道广告部主任吴磊向记者娓娓道来该频道的经营特色。  相似文献   

8.
纵然省级电视地面频道的生存与发展有千般难、万般险,然而总有有志者能够在困境中突围,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频道”。比如以一以贯之强调“民生”的江苏城市频道,有着“优秀节目孵化器”之称的湖南电视台经济频道,利用互动开创传统电视媒体新时代的齐鲁频道,在境内外优秀电视媒体竞争中的广东地区第一粤语频道珠江频道,在不断改版中涅檠的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  相似文献   

9.
刘国基 《广告导报》2005,(11):180-180
最近各级电视台之间的营销斗争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中央电视台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日精品化”的口号之后又推出“频道品牌化”的改革战略。中国的电视经营战争也进入所谓的“频道品牌战”的高级阶段。这个“品牌战”没有定位在电视台的层级,也不是定位在节目或栏目的层级,其实反映的唯一事实恰好是,在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的市场竞争中,不多不少,的确是以“频道”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6,(9):153-155
2006年,中央电视台继续深化品牌化战略,在三个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一方面,在频道建设与节目创作上,通过“两个指标”(收视指标与创收指标)来促进频道品牌与节目品牌的提升,在“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基础上打造有特色的频道品牌与节目品牌,实现专业频道品牌化;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全面推进新闻改革、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务实的电视运行和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节目中心制向频道制转变,栏目末位淘汰、制片人竞争上岗、主持人持证上岗等措施继续深化,为品牌化发展提供机制、人才等各方面的保障。与此同…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电视台2008年频道推介会”于2007年12月8日下午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教育部、广电部、北京市广电局有关领导、国内电视管理研究的高层专家学者、节目公司、广告公司、调查公司、投资公司、各大媒体记者等出席了推介会。推介会以“和谐·共赢”为主题,共商山东教育电视台发展大计,展示了山东教育电视台2008年频道的新亮点、新特色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并在大众传播领域独领风骚。约翰·亨德瑞发现,被商业化浸染的电视向观众传播科学与普及知识的纪实节目微乎其微。于是他决定自己来开办一个电视频道,专门播放和制作有关科学技术、自然、历史、世界文化和人类探险的纪实性节目。“我看到了专门反映这类题材频道的潜力。我想看这类频道,但没人做这个,我来做。”由此,亨德瑞确定了自己的事业目标:“满足人们的好奇,并帮助他们探索这个世界.”关于这个频道的名字,亨德瑞决定用“发现”这个词,因为“发现”最能够体现频道“发现人类的过去,探索我们的未来”的目标。终于,在他的努力下,1985年6月,Galaxy 1号卫星传输的电视信号中多了“发现频道”这一组。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三不”方针。面对节目内容和时长的调整,各大卫视以此为契机。在2012年对频道进行全新定位和改版。  相似文献   

14.
闫然 《广告大观》2014,(5):30-32
自2014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需“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  相似文献   

15.
苑书凤 《广告导报》2004,(11):119-120
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广电在业内率先探索专业频道市场化运营、广电核心产业上市融资运作模式的改革试点,全面负责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频道的所有节目的引进、制作与广告经营。2004年6月开始陆续对旗下的三个频道的节目进行改版,对广告资源进行调整。根据改版后节目运作和观众收视、广告经营等情况,山东视网联股份公司对三个频道的节目进一步调整,将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三频道打造成内容编排差异化、广告资源互补的品牌频道组合,努力创造观众、广告主、媒体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渠道无限     
现在,有上百个频道可供选择,然而电视的黄金时代不是现在而是过去,那时候我们仅有两三个频道可选择,但我们已相当满意并感到其乐无穷。现在人们常常感慨频道很多却没有节目可看。然而尽管抱怨还在时不时地出现,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在津津有味地选择,绝不愿意再回到那“美好的昨天”了。 “选择”增加得让人难以置信,不仅电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比如过去人们想买铅笔和纸,他们只能去文具  相似文献   

17.
国外电视购物发展情况 在欧洲各地,都可以从各类电视购物频道中收看到电视购物节目,但与国内无孔不入的电视购物节目相比,欧洲的电视购物节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这些节目大都在专门的电视购物频道中播出。  相似文献   

18.
《广告导报》2006,(10):105-105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中国传媒大学在京联合举办了电视“播出季”暨媒体创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国内电视界首次就“播出季”的概念进行节目编排、活动营销、广告经营等电视创新的媒体研讨会,因此,引起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秀爱 《国际广告》2009,(8):114-115
近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将播出调整和改进后的节目。调整后的中文国际频道,将增加国际新闻的比例,适当减少对台、涉台节目。本次调整和改进的口号是:“丰富新闻资讯,加强新闻点评;体现全球视野,传播中国声音;增加娱乐内容,吸引海外观众;打造国际品牌,提升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回归栏目     
本期焦点问题是电视栏目现状扫描。在电视台的运作体系中,“栏目”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许多人言及电视节目,常常会把“台”视为内容的代表,一些专业杂志,也以某台为单位介绍节目内容。其实,台之下有频道,而频道之下,有栏目,栏目之下就是电视内容的最小单位——节目。近年来,“内容为王”已经成为传媒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问题是,这个“内容”指的是什么?台?频道?栏目?还是节目?经营高层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