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产业组织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模型来讨论中国分权化改革过程中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后果。本文发现,相对于国家垄断而言,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技术下,地区竞争一般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下,地区竞争更有可能降低了社会福利。而地方保护主义会削弱甚至逆转地区竞争相对于国家垄断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产业间新的组织形式,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综述和归纳了众多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各种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从集群产业集聚、集群组织与生产方式、集群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3.
不完全信息与网络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规制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激励问题,规制体制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设计有效的激励合约,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激励以达到成本效率,从激励角度看,价格上限规制的效率最高,竞争是重要的激励性体制,网络产业竞争体制形成的关键是约束在位运营商排斥竞争行为和建立有效的互联资费政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产业的规制改革:以电力、电信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网络产业的垂直结构传统网络产业具有如下的特征 :(1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网络 ;(2 )以网络这一“关键性设施”为基础提供竞争性服务的可能性。1如电信产业包括 :以固网为基础的本地服务 ,可竞争的长途通信服务 ;煤气和电力产业包括 :输配送系统 ,竞争性的生产厂商 ;铁路包括 :铁路和车站等基础设施 ,竞争性的运输服务等。网络产业的这些特征正构成了规制经济学家制定规制政策 ,分析规制的社会福利效果的基础。对网络产业的规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是否允许自然垄断性质的厂商 (以下称 M)垂直一体化 ,即允许其经营下游的…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竞争产业中的国有企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产业类别的划分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通常表达了研究者不同的视角。本文试图从竞争程度对战略产业进行划分,并对若干具有竞争性的战略产业及其国有企业的性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产业的联盟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产业中的企业技术联盟成为标准竞争的行动主体,市场表现为一定的联盟结构。本文通过引入企业选择技术标准的博弈模型揭示了网络效应与联盟结构的内在联系,重点分析了联盟结构分散化趋势的成因,指出较之垄断型联盟结构,竞争型联盟结构尽管损失了部分网络效应,但它促进了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消费者福利,有利于技术进步,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增进了社会福利。最后,本文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网络竞争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特性与网络产业公共政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具有网络特性的产业历来是世界各国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今 ,各国政府针对网络产业的公共政策已经扩大到具有网络要素的众多行业。对网络产业长期实施公共政策并非偶然 ,因为网络产业通常表现出两种重要的、公认的潜在市场失灵形式 :明显具有垄断潜力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然而 ,对过去实施的公共政策是否促进了网络产业的效率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论。但是 ,美国、英国等相继对大量网络产业放松经济管制则受到普遍欢迎。近来 ,美国地区法院裁决微软公司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再次把围绕网络产业公共政策的争论推向高潮。一、网…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强劲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浙江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同时由于其仍处于成长和完善的时期,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完全形成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竞争机制与网络产业的规制改革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能否以及如何在铁路运输、电信力、城市公用事业等网络产业引入竞争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产业现行体制的弊病以及垄断对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损害,就该类产业引入竞争机制,弱化其对特定传输网络的依赖,从而通过强化市场机制和厂商内在激励改进其供给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IT业的基本特征与竞争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效应、路径依赖、报酬递增、标准的必要性等构成了IT业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IT业的经济运作规律。IT业特有的形式上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与实质上不断加速的行业创新进程,与传统理论对市场经济的判断和分析产生了冲突。正确理解IT业的市场结构以及这一结构下的竞争状况,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关于网络行业竞争与接入定价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行业在引入竞争后,很难再保证其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进入者进入情况的不同,从理论上分析了针对不同的情况,管制者应如何设立普遍服务基金及制定相庆的接入价格,使得网络行业在保证普遍服务目标实现的同时,又能有效竞争,提高这些行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效应、消费偏好与标准竞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完全信息静态标准竞争可能产生三种市场格局:技术标准市场不存在、个体标准并存、强势标准阻止弱势标准进入。强制标准化的错误来自两个方面:选择了错误的个体标准即弱势个体标准的标准化,错误地选择了标准化,即优势个体标准的标准化市场的社会福利低于竞争市场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纵向一体化网络的接入定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铁路、煤气、自来水、邮政等绝大多数网络型产业的结构改革将选择纵向一体化与自由接入作为突破口,研究纵向一体化网络的接入定价理论和政策已成为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依据资源最优配置、次优配置、生产效率等原则,研究了不同的接入定价理论,详细探讨了不同的接入定价方法,最后进一步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不同政策目标下的接入定价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The Nature and Benefits of National Brand/Private Label Competi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brand/private label competition. Itargues that the private labels of large retail chains possess unique competitiveweapons to constrain the market power of powerful national brands that are notavailable to rival manufacturers' brands. Consumer welfare is maximized whenprivate labels and national brands compete vigorously rather than when eitherone is too dominant. There is some ominous recent evidence that the vigor ofnational brand/private label competition is sometimes being diminished bycollusion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brands.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基于成员关系的网络组织中知识共享的溢出模型,并分析了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对成员之间知识共享中知识溢出效应影响的机理。在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一个竞争与合作关系合理的网络组织中,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使得成员企业认识自身的知识状况,改变知识结构,并提高其知识竞争力。最后,为了强化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并提高其知识共享效率,提出了几点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兼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航天技术商业化和航天活动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角度来分析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兼容的基础,分析了航天产业市场竞争的特点,制约我国航天产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我国航天产业建立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审计市场中的合并、产业专用化投资和价格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审计市场的合并、产业专用化和价格竞争等竞争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行为对审计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认为,审计质量的信号传递机制推动了产业中的合并行为,而审计产业的专用化投资行为在于策略性地阻止进入。由于审计产品的异质性、信任品特性以及强大的买方谈判能力使得审计市场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而合并和产业专用化投资有助于事务所降低成本。因而,审计市场的竞争提高了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合作方式及水平的相应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组织形态的演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模块化技术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大量面向外部契约供应商的外包子系统的出现,使模块化生产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并由此产生了较传统市场明显相异的产业组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