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绥芬河口岸木材加工贸易的现状2006年,绥芬河口岸木材进口量是67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占进口货物的82%,占全国木材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木材进口基地。全市木材加工贸易进出口3921万美元,同比增长55%,占全市进出口总额1%。其中:来料加工进出口贸易额为2630万美元,同比增长213%;进料加工进出口贸易额1291万美元,同比下降23%。绥芬河市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绥芬河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是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的先锋和全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绥芬河口岸于1989年分别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是我省陆海联运出海口的重要节点和东北亚国际贸易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这种独特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通关条件使绥芬河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圈中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满洲里口岸以资源性产品进口为主,2011年石油经漠河通过管道进境,满洲里口岸石油进口列车停运后,木材成为口岸最大宗的进口物质,付汇占口岸进口付汇的7成以上。2012年以来满洲里口岸木材进口持续下降,对满洲里货物贸易进口及外汇支出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口岸木材进口状况的调查,寻找影响木材进口的主要因素,探索保持木材进口稳定的政策措施。一、满洲里口岸近年木材进口及付汇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资料,2002年,我国进口汽车12.7万辆,同比增长76.93%万辆,同比增长50.82%。轿车进口增幅超过国产轿车产销增幅,但它并非进口增幅最大的车种,越野车和SUV才是。尽管越野车和SUV的进口量只有3.22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25.25%,但却比2001年增长了211.33%,翻了一番还多!2002年越野车和SUV的进口增速,也比2001年高出192.09个百分点,进口车与国产车的市场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作为内陆边疆省份,有着毗邻俄罗斯的独特地缘优势,在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如何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支持黑龙江省构建对俄经贸合作的实践平台,推进内陆沿边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金融服务沿边开发开放的实践,分析了金融支持沿边开发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2017年边境贸易增长的主要特点(一)从进口商品来看,资源性商品继续主导进口增长,具体有木材、锌矿砂、煤炭、基础油、液化气等。木材进口方面,2017年满洲里口岸共进口木材1273万立方米,增长20.5%,落地交付844万平方米,这给当地木材加工带来了充足的原料。2017 5月14日,满洲里口岸进口木材686车,5.5万立方米,创造了全国各口岸单日木材进口量的历史最高记录。锌矿砂进口方面,2018年1月满洲里关区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3.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9.4%,贸易值2.5亿元,增长58.4%。我国为铅锌生产大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铅锌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部分矿山多年的开采,资源已日渐枯竭,产量也逐年下降,供需平衡促进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价齐升。  相似文献   

7.
控流入是近年来外汇监管的重点之一,而木材企业多到货少付汇的"多流入"现象是造成二连地区货物流与资金流匹配度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木材进口典型企业展开调查,分析"多流入"成因,并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河,作为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是一个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美丽神奇的边境地区,如何立足黑河口岸优势,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中俄“两国一城”建设,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向北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支点,拥有国家普惠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沿边开发开放优惠政策等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而且近年来金融政策也更加宽松。6月14日,哈尔滨国际金融合作会议在哈召开。来自近邻俄罗斯犹太州、美国知名公司和黑龙江省金融监管机构、各界专家汇聚一堂,共谋龙江经贸金融合作发展大计。开放的黑龙江,敞开合作的胸襟,希望与更多来自全世界的朋友"牵手",架起一座金融合作的"金"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进口关税下降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商品进口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中的进口大国。当前,我国货物进口贸易的主要特征是:进口以短缺能源、原材料以及关键设备为主,进口市场较为集中、进口与出口不对称,一般贸易进口和外资企业进口占主导地位。因此,应该通过转变轻视进口的观念,进口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完善进口税收,建立进口服务体系等措施,积极扩大进口。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俄罗斯进口供应链受阻,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贸易安全,俄政府不断推进进口替代战略。截至2023年上半年俄部分产业进口总额占比接近于零,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目标,本地化生产效果显著,但内部差异化、产业基础薄弱、资本外流严重等因素也导致了俄进口替代战略收益效果大打折扣。总体来说,进口替代战略符合俄罗斯长远利益,但将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俄政府发展进口替代战略相关情况对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是首次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应建立真正普惠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者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近年来,普惠金融已成为被国际社会和金融业普遍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也是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和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这一影响极为深远的号召。2013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探索跨境金融改革创新,推动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普惠性金融我国沿边金融开放中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牡丹江市充分利用、资源和对俄经贸合作基础优势,站在扩大沿边开发开放,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释放与俄罗斯滨海边聃区签署的一系列合作框架和协议的政策效应,全面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实现了外向型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广西是我国着力打造的面向东盟的合作高地,并参与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对外合作机制,在促进沿边开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12月13日,财政部部长助理郑晓  相似文献   

15.
近期,受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中国木材进口渠道不断增加、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品遭遇销售"寒冬",林区木材产品销售不畅,木材价格大幅下跌,销售收入大幅减少,销售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森工企业木材销售现状(一)木材销量减少,销售收入下降。据悉,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我省金融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举措。在《总体方案》中,跨境金融合作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云南省沿边金融开放中跨境金融合作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成榕 《中国外资》2009,(22):10-10,12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交流合作,已成为国家和地区间谋求一体发展。实现互动双赢的重要举措。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毗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已成为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合作战略升级、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握甭兽作用.黑河市作为沿边开放城市和对俄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
边境贸易进出口业务中部分从事代理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业务开展不规范,导致资金流与货物流长期不匹配,隐含异常资金流动风险,我们通过对满洲里地区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出相关建议。一、典型案例(一)A公司。长期代理满洲里市部分企业从俄罗斯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木材。以2012年为例,据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显示,该企业2012年进口货物3046万美元,付汇额2047万美  相似文献   

19.
彭全刚 《证券导刊》2012,(32):55-56
由于需求增长较快,国内的常规气扩产较慢、缺口较大,导致进口天然气大量进入国内,占比逐年提升。未来天然气需求仍将较快增长,气源的供给总量和供给释放进度。将成为天然气需求释放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峰 《时代金融》2011,(34):26-27
<正>十年来,中国入世,虽然付出高昂代价,经历成长烦恼,但始终遵守世贸规则,保持开放姿态,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世贸组织平等的伙伴。十年后,中国向世界展示答卷: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世界分享了中国机会:中国进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0%,全球第二;吸收了1万多亿美元的外资,建立了34.7万个在华投资企业。十年过去了,数字摆在了那里,事实证明了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