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分析就业能力的内涵,提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个关键指标,并围绕这三个关键指标,结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做法和经验.探讨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形势下贫困生就业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而会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资助体系。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就业培训;贫困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较差、应聘能力不强,原因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社会实践为平台、职前培训为辅助、就业心理辅导为保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因此,文章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调整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目标,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形成考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焦点.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础上,分类剖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辉 《魅力中国》2014,(23):153-153
当今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迅速增加,而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且许多单位希望应聘者都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打越大。大量实践证明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蔡克勇说,在知识经济社会,创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问题已经成为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把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对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大学生自身视角,在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各种表现,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提高的培养途径,为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实现就业创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厚旺  李凯  林倢如 《中国经贸》2014,(11):110-11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被社会关注,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因素出发,以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相关系数的核算,找出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本各因素影响程度,推导大资本的影响模型,以期能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女大学生中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本文就当代女大学生在社会性别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就业观念误区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加强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并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就业竞争。通过差别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春雨 《新西部(上)》2013,(7):131-131,141
目前由于受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应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就业能力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多方拓展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文思 《魅力中国》2010,(22):257-257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格外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从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情况出发,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深化,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显得尤为关键,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个人后续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渗透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端正就业态度,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现代社会飞快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素质教育渗透进行分析,明确其意义所在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是针对当前社会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从而提出建设职场体验中心的创意,旨在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有着更良好的发展和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赵海鹏  王铁 《黑河学刊》2012,(9):94-95,17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全新的市场环境也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断变化的就业格局以及日益递增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促使齐齐哈尔市一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本文试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涵义、当前齐齐哈尔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及具体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四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王晓晔 《特区经济》2014,(6):235-236
贫困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分析了阻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原因,呼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通力合作,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依托,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尹涛  许海川 《魅力中国》2010,(30):14-15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都忽视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力图弄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体要求,以指导导师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杨颖  孙二丽 《新西部(上)》2010,(2):115-115,96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从多渠道帮助大学生就业;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同社会接轨;大学生应正视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共同努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生就业主体性问题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形势分外严峻的背景下,完善大学生能力结构,从哲学角度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和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既可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形势入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灵活就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纳入就业能力培养内容;要加强校企合作,以实习基地为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辅导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助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