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有没有企业家,这是一个问了很久的同题。一位云南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曾说:云南没有企业家,有的只是资本家。资本家,我们可以理解成“暴发户”,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管理、经营的专家,或称为大家.记者问焦先生对自我的定位,后者回答:我是职业经理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这两天我和我的企业家朋友们讨论的最热话题就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次的《意见》是党中央首次聚焦“企业家精神”,这让我感到特别惊喜,我们都觉得它充分反映了对企业家群体的重视,对企业工作者的肯定,并且还致力于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觉得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的企业家要想跟世界交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诚信经营的观念是不能缺少的,这是我们进入世界级企业家俱乐部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胡新欣在2004年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申报座谈会上如是说。本系作经过深入思考,将近一段时期我国企业管理方面的12个热点话题做了细致的分析、概况、归纳。  相似文献   

4.
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陕西2005年“企业家活动日”的主题是“节能、环保、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的长期艰巨任务”。是企业和企业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订出措施,全力以赴。特别是我们陕西省的企业,主要是加工企业,在节能、环保、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4,(4):137-138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公司的整体价值观。它是一种学来的行为,在员工之间代代相传。从企业家的工作台到装运码头,企业文化始终贯串于二者之间,无处不在。停车场,复印机旁,工作之余大家常常光临的酒吧,处处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气息;员工的着装方式,工作时间安排,解决问题的方式,无不体现了企业文化。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企业文化早上踏进公司大门,晚上随着货物从后门运走。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系统4月9日发布了名为“企业文化:认识、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表现在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两个方面;企业家个人观念、企业传统和制度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参与,发挥组织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抑扬 《中外管理》2008,(5):108-110
我们企业家到写书的时候了! 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支撑这一发展的中坚力量无疑是我们的企业,是企业无限的创新活力。可这背后的经验、理念是什么?如今,它渐渐成熟,已经蕴藏在我们的企业里,只是我们的企业家还没时间,或者没机会吐露心声。 二是我们的经济转型正处在“拐点”上,我们以往的经验、方法、理念都面临总结和更新。在我们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新思路要趁热打铁,他日忘矣,岂不惜哉! 三是如今成熟企业家的年龄多在50岁左右,不可错过这年富力强的绝好时期,及时整理思维。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基于上述三点,高瞻远瞩、善于战略思考的企业家们该开始写作了,这是我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本刊将陆续介绍、评价企业、企业家们的新作、力作。我们愿意与企业各级主管们一道进行这项工作,协助大家来完成这项不容推卸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张玉兰  胡振宇 《活力》2007,(2):43-43
对于管理学而言,企业文化是从实践中观察与总结而来的;对于经济学而言,研究企业文化则意味着需要打开企业这个“黑箱”,甚至要深入到企业家的“大脑”中探求其思维的规律。回顾企业文化这一现象从管理学进入经济学的过程可以发现,这既意味着组织激励理论的扩展,也表明了经济学解释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尊敬的领导,各位现场的嘉宾、企业家代表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一次欢聚一堂,共同延续我们聚会的碰撞,我相信今天上午的论坛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下午我们还是希望沿着各位企业家不断发展和成长壮大的足迹,一同来回望我们中国的企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几个关键点,我想这几个关键点也是我们这次峰会的的主题词,那就是创业、创新、创品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一群人,他们是企业的背后高手。这些年来,他们深入企业,和企业家一道带领企业前行。他们帮助案例当中的企业取得的成绩足以彪炳后世,而且,这本书对当今中国管理思想的贡献更甚于帮助这些企业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它非常广泛地反映和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我们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我们还没有正确认知。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孟的儒学文化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分析了华人企业家代表李嘉诚的经营理念,总结和吸收中华民族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认真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的经营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重新唤起企业经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发展,各国企业相互渗透,经营理念加快交流。精明的企业家们纷纷开掘文化中蕴藏的巨大精神财富,融会贯通东西方文化精髓,在企业精神、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永续发展等六大方面,不断创新战略与抉择思维。  相似文献   

13.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而关于企业家的使命,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有“生存说”,活着压倒一切;有“文化说”,经营好了文化也就经营好了所有;还有整合资源的说法、决策的说法、创新的说法等等诸多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大家非常陌生的一个名字——《中国企业家》横空出世;十年前我们响亮地打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样的核心理念。我们杂志创办20年和二次创业10年来最大的价值,我们认为就是创造了一个共识.创造了一个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在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非常遗憾,近两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这个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5.
丁凯 《政策与管理》2008,(20):18-21
“问题奶粉”事件发展的苗头开始从深陷风波中的企业转向企业家个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之后,中国企业家群体此次不再选择集体静默,而是在深入反思民营企业经营历程中的积弊、重新考量企业成长道路,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王晶 《中国新时代》2005,(3):110-111
我们案头堆着德鲁克的“管理实践”,脑子里盘算着韦尔奇的“六西格玛”,眼前摆着老祖宗的《孙子兵法》,怎奈面对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时,仍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问题出在哪里?事实上,拖拉机手暂时用不上宇航员的航空经验,一个刚解决温饱的人也理解不了国宴厨师对饮食文化的阐释,不同的文化、经济环境、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家素质、境界决定了大家对话的基础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各说各话、互不搭界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7.
做一流的企业家,创办一流的企业,是众多的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企业与企业家应当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接受者,更应当是为人类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力军,有的学者提出一个需求,即,理论家工程师,企业家为1:10:100。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文化不是找一堆好词,不管理解不理解,适用不适用,贴在企业墙上,便号称是企业价值观,脱离了人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表面的,肤浅的,对现实也是没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股热潮,大家都在创建有文化的企业。但是,不同的企业家建设企业文化是有不同的目的的,这取决于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因而形成的企业文化从浅到深,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营哲学的形成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家以坚强的毅力长期垂范践行,其过程充满艰辛,只有经历激烈的市场环境动荡而能坚持始终,才能使它深入人心,感召内外,发挥出强大的战略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主导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个人形象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常常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撇去泡沫构建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强 《中外管理》2003,(11):48-49
当我们倒满一杯啤酒时会发现:上面有许多泡沫,而真正的啤酒却在下面。企业文化这两年没有前几年吆喝得那么火了,光环也似乎越来越不那么耀眼了,但我们发现企业经营者却更加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