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洗钱犯罪的特殊性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从界定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入手,着重分析洗钱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从而达到科学界定洗钱犯罪的目的,并立足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国际反洗钱犯罪的经验,提出我国反洗钱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银烈  张新 《金融纵横》2007,(23):42-45
自我国《刑法》设立"洗钱罪"的罪名以来,关于洗钱犯罪的判例很少,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分析洗钱犯罪难以认定的原因,积极推动洗钱犯罪定性有利于切实遏制的打击洗钱及其相关犯罪,巩固反洗钱工作的社会基础,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意义,需要尽快从法律、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洗钱犯罪定性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吕进中 《南方金融》2002,(11):34-36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洗钱已演变为一个横跨国境的、操作隐蔽的淅兴国际犯罪领域。反洗钱必需重典治乱。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也日益受到洗钱活动的危害。本文在综述法律在国际反洗钱中的极端重要性及我国反洗钱法律严重缺乏的基础上,提出要增强我国打击洗钱犯罪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效力层次,乃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洗钱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振郭 《福建金融》2000,(10):36-38
一、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   洗钱是隐瞒收益的存在、非法来源或非法使用并将收益伪装合法的特定过程。洗钱犯罪自 19世纪 2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伴随着国际贩毒、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的不断发展而迅速传播。有资料显示,目前,洗钱犯罪最猖獗的地区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及中南美洲地区。据国际权威反洗钱金融组织统计分析认为,进入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反洗钱工作大规模展开和各国卓有成效的合作,洗钱犯罪分子已改变了传统的洗钱方式和洗钱手段,使洗钱犯罪日益呈现出手段复杂化、技术现代化和清洗网络化的新特征,犯罪分子更…  相似文献   

6.
陈波 《福建金融》2004,(12):28-2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分散、隐蔽的洗钱活动在我国不断增加,给国家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加大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已迫在眉睫。本文拟从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入手,阐述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说明国内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困难,并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的反洗钱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洗钱规模扩大化、手段多样化、渠道边缘化、犯罪集团化新趋势。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反洗钱立法进程,建立全面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对及时发现洗钱行为,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金融机构缺乏反洗钱的主动性。现实中有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全局意识,反洗钱工作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05,(10):106-107
在今天的金融社会,“洗钱”已经是跨越国界犯罪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对“洗钱”活动进行了解释,凡“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它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都属于洗钱行为。而反洗钱就是要打击这些行为以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保障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余额宝"的升温将互联网金融带入大众的视野。互联网金融平台和网络金融工具给洗钱犯罪提供了全新的洗钱方式和手段,网络洗钱活动大量出现。网络洗钱不同于传统洗钱方式的特点,使我国的反洗钱工作陷入新的困境。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反洗钱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银行业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难度和成本增加,洗钱者转而寻找反洗钱措施相对宽松的其他行业,保险业因其自身特点导致洗钱风险不断增加,面临着愈演愈烈的洗钱威胁与冲击。本文通过对保险业的洗钱方式、洗钱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保险业洗钱犯罪的防范与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罗实  黄辉 《海南金融》2005,(12):50-53
洗钱是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行为,其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反洗钱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由于洗钱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反洗钱工作存在法律层次太低、调整范围狭窄、操作性不强、惩治反洗钱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提高对反洗钱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快反洗钱立法工作进程,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黄璜 《现代金融》2006,(11):40-41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由于具有经济快速发展而法律体系尚不够健全完善的特点,我国洗钱犯罪逐步增多,我国成为犯罪洗钱发生地和高发区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中国反洗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因而,加快反洗钱立法、推动我国全面反洗钱法律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会计》2007,(1):73-76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反洗钱监督管理第三章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第四章反洗钱调查第五章反洗钱国际合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  相似文献   

15.
反洗钱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更突显反洗钱的重要性。由于洗钱犯罪多发于边境地区,跨境洗钱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做好边境地区反洗钱工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05,(9):27-27
一、洗钱的含义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对“洗钱”做出如下定义: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程凯 《金融会计》2005,(3):42-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日益猖獗,反洗钱形势十分严峻。洗钱活动不仅破坏市场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还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侵蚀着社会的基本制度,对政治经济秩序的危害越来越大,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影响本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我国政府对反洗钱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个规定两个办法”,成立了反洗钱局、反洗钱监测情报分析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14,(5):29-32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直接关系国家利益。2012年,FATF第二十三届全会及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新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标准,明确提出应将洗钱上游犯罪扩大至包括涉税犯罪,凸显对涉税领域反洗钱的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种类、税收政策呈不断调整变化之态,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在总结我国涉税反洗钱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我国涉税反洗钱工作的因素、涉税洗钱案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薛庆宏  薛阳 《中国金融》2007,(24):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称《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预防和遏制是反洗钱工作的主要目的。《反洗钱法》中的洗钱犯罪预防是指为防止和减少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这七种犯罪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20.
李程 《甘肃金融》2011,(5):27-30
金融机构是洗钱犯罪的首选渠道,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反洗钱实践表明,虽然洗钱活动有向其他领域转移的趋势,但目前仍以金融领域为主。洗钱犯罪不仅破坏了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金融机构一旦涉嫌洗钱活动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