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第一轮:金融风暴中定海神针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将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泰铢大幅贬值,引发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8月底到10月下旬,金融危机中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跌幅均超过30%以上,跌幅最大的印尼盾达到50%。  相似文献   

2.
2016年10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326,人民币汇率跌至6年新低;人民币汇率暴跌的原因: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紧密相关;货币量增加速度远大于真实财富;美元如今的持续上涨也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对身边资产的影响:大宗商品,奢侈品,新兴市场,房地产商;人民币贬值后的投资:投资A股市场,投资海外资产,购买美元理财产品等.汇率波动是一场看不见的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3.
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7月以来,从泰国开始,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货币大幅度贬值,然后又波及到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使得这些国家货币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相反,我国人民币却一枝独秀,从1996年12月31日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到1997年12月31月1美元兑8.2795元人民币。本文将先分析造成上述差异现象的原因,然后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趋势作一些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数字     
《厂长经理之友》2011,(3):18-19
越南央行2月11日宣布,将越南盾兑美元的参考汇率由18932盾兑1美元贬值至20693盾兑1美元,贬值幅度约8.5%。这是越南央行自2009年以来第4次主动允许越南盾贬值,此次贬值幅度也是史上最大。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概况因泰殊贬值而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继英镑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后的又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泰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泰国中央银行于1997年7月2日被迫宣布“将相对固定汇率机制改革为根据市场因素在更大范畴内活动的机制”,当日泰林贬值19%。泰殊贬值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东南亚各国货币在巨大压力下,纷纷放弃实行多年的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对美元随即大幅贬值。至10月28日,与7月1日实行固定汇率时的汇率相比,泰殊跌60%,印尼盾下跌35%,菲律宾比索下跌33%,新加…  相似文献   

6.
<正>货币贬值与货币升值相对称,是指单位货币价格的下降。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意味着纸币价值下降;从国际角度看,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即对外汇价(汇率)的下降。人民币汇率一直牵动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神经。自2015年元月末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再急跌。直至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下调2%左右,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因而,有市场人士担心这项调整会引发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加剧人民币贬值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1年至今,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下跌了30%以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7月的1:8.1100下降到了2008年1月2日的1:7.2996,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升值幅度达到11.10%.  相似文献   

8.
传媒关注     
美元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财经》毫无疑问,近几年世界货币体系中最令人瞩目的事情是美元贬值。在短短的几年里,美元对欧元的比值,从2000年12月27日的1美元兑1.19欧元,下跌到2004年12月31日的1美元兑0.738欧元,贬值幅度达到38.1%。差不多同时,美元对日元贬值了24.3%。尽管近期美元略有回升,但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对全球经济形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不回顾当年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通货膨胀。70年代初期通胀加速上升。1971年8月,美国政府迫使其他工业化国家接受美元贬值,布雷顿…  相似文献   

9.
《上海企业》2011,(8):91-91
国际清算银行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6.31,环比下降1.6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2.07,环比贬值1.51%。自去年6月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超过5%,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2.29%。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货币波动现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参照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走上了波动之路。2008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从8.2765元/美元升值到了6.8271元/美元,3年对美元升值21%以上。直到如今,人民币升值问题仍然备受关注和引人热议。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感到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研究,如近期怎样看待和应对人民不升值问题;远期如何看待和应对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之后的汇率波动问题。本文从汇率波动的角度,通过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汇率波动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关看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徐霜北 《英才》2012,(4):36
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已经习惯了"步步高升"的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成为新闻热点,原因却是贬值。自2011年11月30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出现跌停现象,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看法,远期市场表现增加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一路攀升,截至2007年6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6238,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的幅度已经超过7.88%.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从未停息.2002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对欧元和日元则分别贬值了14.4%和4.7%,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三大货币的实际汇率分别下降2.8%、16.5%和5.2%.据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与此同时,中国GDP、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都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受美日欧等国舆论和美元贬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上升.在中国在2005年7月上调了人民币汇率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在这场巨大的国际风波中将何去何从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薛燕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463-464
一、中日两国货币升值背景分析 1、人民币升值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图1所示,汇改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2007年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升破7.6:1关口,为7.5951元人民币对1美元:2007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两年累计升值10%,如图2所示,2005年7月6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00:7.5040,截至2007年8月21日,日元兑人民币为100:6.4262.  相似文献   

15.
一、市场视角: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加,当前人民币汇率更是呈现"加速跑"的态势.继2006年11月27日突破1美元兑人民币7.85元关口之后,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大幅上涨,升破7.83关口,报7.824.这意味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3.5%.2006年11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已10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累计升值400个基点.  相似文献   

16.
贺军 《中国企业家》2007,(22):28-29
美元持续贬值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也正在把一场新的金融风险带给世界经济。1999年欧元刚刚诞生时,兑美元汇率为1.1899;到2000年10月,欧元已经跌到0.8272美元;到今年11月7日,欧元兑美元达到1.4675,比最低点时上涨了77%。美元的持续下跌已经让欧盟感到不能忍受,首次正式出访美国的法国总统萨  相似文献   

17.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然而,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实际运行态势上看,经过制度改革初期的大幅贬值后,人民币汇率在近10年的时间跨度里始终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维持在8.3:1左右,而且其波动幅度不足±1%.因此,人民币汇率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实际上已变成为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18.
汇率升贬对贸易收支作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的升值或贬值,能否扭转贸易的顺差或逆差,是个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在80年代,进行了几次大的汇率调整,从1980年的1.50元人民币/1美元,贬到1990年的5.20元人民币/1美元,旨在改善我国的贸易逆差.目前对汇率贬值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事实证明,定性分析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作者试图通过定量的计算,以探讨汇率升贬对贸易收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一场来势迅猛的金融风暴疯狂地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短时间内,泰铢便贬值25%,菲律宾比索贬值11%。印尼盾贬值8%,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5%,新加坡元贬值1.5%。掀起这场风暴的就是美国量子基金会总裁乔治·索罗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到关键时刻,然而从2005年7月21日国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8.11一路飙升至2008年8月19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