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相似文献   

2.
3.
汇率变动、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有限,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有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推动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关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流动性过剩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关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影响和跨国溢出效应的主要研究观点,试图找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解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邵捷 《新经济》2013,(26):22-22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流动性货币剩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形势中的一种常态.本文从全球经济复苏现状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生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应对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变量,然后采用中国季度数据,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流动性每提高1%,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79%。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冲击对我国通胀有持久的正向影响,而国外通胀冲击对我国外溢效应甚微。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厘正了若干流动性过剩认识误区,阐释了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与定义,测算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规模和程度.得出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并不严重、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过热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向值得反思等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已逼近甚至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本文介绍流动性过剩的判定和我国存在的流动性过剩,进而分析当前我国并未陷入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9.
袁前进  陈希  郑长德 《时代经贸》2008,6(8):119-121
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较为模糊,并且流动性究竟过剩了多少?学术界至今尚无公认的测度方式,本文将对流动性过剩重新定义,运用IS—LM模型来测度流动性过剩的程度。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末,我国流动性过剩程度已达13万亿元人民币,储蓄投资缺口和外贸缺口的持续扩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过剩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甚弱。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相似文献   

11.
12.
笔者阐述了超额外汇储备下的流动性过剩及其表现.根据经济学供需模型的原理机制,对当前超额外汇储备下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中国1997年~2009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对我国的物价确实带来了冲击,但是影响很小,然而汇率的变动会带来我国物价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供给大于"事前"货币需求,两者的缺口定义为超额流动性。该定义权衡了货币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互性,从社会整体角度去度量流动性,克服了传统度量指标的不足。从实证结果看,超额流动性指标对我国流动过剩拟合程度良好,流动性过剩是引起通胀的显著原因,对通胀解释力度较强,半对数弹性为0.91。笔者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提出建立恰当的流动性指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事前"货币需求、丰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等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彦 《当代经济》2007,(11S):116-118
近三年来,我国对于“流动性过剩”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从银行业渐渐扩大到了全社会,但笔者认为对“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理解上的混淆使得各方在探讨问题时着眼点不同,不易达成共识。笔者试图从“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入手,对中国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凸显。流动性过剩不仅导致资产价格激增和银行间过度竞争,而且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成因分析,从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和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宏彦 《当代经济》2007,(21):116-118
近三年来,我国对于"流动性过剩"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从银行业渐渐扩大到了全社会,但笔者认为对"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理解上的混淆使得各方在探讨问题时着眼点不同,不易达成共识.笔者试图从"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入手,对中国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外生性因素,以及外汇储备与上述经济现象的联系的分析,从外部均衡提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缓解流动性过剩,进而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证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与货币供给和真实利率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往往要超过通货膨胀的波动幅度。本文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理性预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波动和利率调整通过改变真实利率影响经济主体的存货需求。存货需求波动进一步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通货膨胀波动幅度,并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出现“超调”现象。将本模型应用到中国粮食市场发现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很好地支持了本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流动性问题成为了干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如何理解中国流动性问题的病症呢?在分析当前中国流动性呈现新的特征基础上,对流动性这种新的特征形成原因给以了详尽地阐释,并提出了解决流动性失衡问题的主要措施。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中国流动性呈现宏观层面相对宽松与微观层面相对紧缩并存的失衡,破解流动性失衡,宜采用宏观和微观并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存贷差和外汇占款以及M2与M1差额的不断拉大等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成因,而是由于货币政策没有及时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作出反应造成的。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有三条思路:一是要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以收紧流动性,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二是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同时,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汇率自由浮动提供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