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沪港经济》2008,(10):8-8
8月份CPI同比上涨4.9%,这是14个月以来CPI涨幅首次降到5%以下;但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涨幅却达到了惊人的10.1%,这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PPI的最高涨幅。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PPI指数持续高企将逐步传导到CPI指数,有意思的是,目前两者正以“剪刀差”的方式运行,形成了明显的倒挂。  相似文献   

2.
事件     
8月份PPI与CPI严重倒挂8月份CPI同比上涨4.9%,这是14个月以来CPI涨幅首次降到5%以下;但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涨幅却达到了惊人的10.1%,这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PPI的最高涨幅。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PPI指数持续高企将逐步传导到CPI指数,有意思的是,目前两者正以剪刀差的方式运行,形成了明显的倒挂。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减速、社会需求整体放缓影响,北京市价格水平呈下滑态势,2月份本市CPI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之后.连续三个月均保持负增长,1-4月本市CPI累计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0.7%:PPI,MPI今年以来也呈逐月下探走势。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5月以来CPI增幅连续9个月回落,也创下了31个月来的新低。PPI同比下降33%。  相似文献   

5.
<正>5月CPI同比涨幅扩大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5月份全国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涨幅创去年3月以来的新高,P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CPI涨幅达到3.9%,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其中,上年“翘尾”因素为2.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7个百分点;食品和居住类价格较快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CPI涨幅仍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随着以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世界经济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水平将平稳回落,CPI涨幅也将有所回落,呈温和上涨态势,预计全年涨幅在3%左右,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是今年5月份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6个月回落。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10月份CPI环比(比上月)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9%。10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双双下滑,其中前者同比下降1.6%,这是该指数连续第10个月增幅趋降,同时也是6年多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9.
新年新开局。进入2月,春回日暖,中国经济2017年首月主要指标陆续公布:PMI连续6个月站上荣枯线、外贸数据回稳反弹、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扩大、新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力为  李雨谦  邢昀 《发展》2015,(1):28-32
一味刺激消费是否会使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现在高企的投资率不可持续,且会酝酿巨大的金融风险?如何更好地投资?政府应该把经济增长目标降到多少,抑或完全取消这一人为目标?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性下滑已经形成。2014年三季度,中国经济7.3%的增速,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自2010年一季度开始的超过4年的增速趋势性下滑,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6%,与9月持平,为4年7个月以来低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2个月同比负增长。不少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数据     
6月CPI创31个月新低 上半年。浙汀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比上年同期吲落2.5个百分点。各月嗣比涨幅白去年7月份以来,早现逐月同落态势。6月份CPI仅为101.3,创出了近31个月来新低。各月环比价格呈“二涨一平三跌”态势,尤其是5、6月份,价格从高位回落明显。从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看,呈现“六升二降”格局。  相似文献   

12.
国内国际的物价变动趋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PPI(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5%,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6%,这是2002年12月以来CPI首度出现负增长.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CPI从2008年2月份的8.7%,骤降至2009年2月份的负1.6%.CPI同比、环比都在回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收官为2.6%,较上年的5.4%回落明显,大幅低于4%的年初控制目标,是近三年来最低的年涨幅。同时我们又看到,201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8%,呈加快回升态势,创下七个月以来涨幅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大。展望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了江西省2004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CPI和PPI月度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且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研究CPI和PPI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CPI和PPI的传导路径不通畅;CPI和PPI都对自身的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CPI对PPI的增长有着正向的作用,但影响有1个月的滞后期,PPI的变动对CPI有着正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考虑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抑价因素,预计2022年浙江PPI从高位明显回落、CPI温和上涨2021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全球货币宽松、制造业需求复苏强劲等因素影响,浙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创近年来新高,受猪肉价格长期低位、散点疫情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总体运行在较低区间。展望2022年,综合考虑翘尾因素(2021年浙江省PPI翘尾影响2022年PPI上涨2.1%左右,CPI翘尾影响2022年CPI上涨0.99%左右),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产业转型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公布的6月份物价数据中,CPI上涨2.3%,而PPI涨幅依然徘徊在负值区间。但如果看到,CPI涨幅2.3%当中,受翘尾因素影响占了1.5个百分点,而新的价格因素只占0.8个百分点时,该作何感想——通缩?笔者认为,提出这样的怀疑是有足够理由的。在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真实CPI低于1%就属于通缩。比如,当下的日本和欧洲,其大规模投放货币的一个重耍理由就是它们真实的CPI低于1%,而并非一般人理解的CPI涨幅为负。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4个月跨过5%的通货膨胀警戒线后,10月的CPI涨幅终于退到红线之下。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9月回落0.9个百分点。随着CPI快速回落到今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有人认为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已经被逐步消化,CPI走势将出现一个拐点。但笔者以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6年间,GDP 年均增长率为9.3%,而同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涨幅只有1.2%,表明这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产生了较大的"漂移缺口"(GDP 增长率减去CPI 涨幅),而且"漂移缺口"呈不规则放大态势(见表1)。到今年上半年,GDP 增长速度为10.9%,CPI 涨幅仅为1.3%,导致"漂移缺口"进一步放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10,(6):8-8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2.8%,创年内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6.8%。统计局认为CPI2.8%的涨幅“比较温和”。  相似文献   

20.
两难的加息     
8月份CPI同比数据冲高到3.5%,达到22个月以来新高,环比上涨0.6%,物价涨幅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了原因:“从结构上有两方面,第一是翘尾因素。这个影响了1.7%,占同比涨幅3.5%的48.6%。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新涨价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