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较低的碳排放将为铁路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铁路将面临货物运输总量快速增长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将迎接大宗物资减少、集装箱增加等运输品类剧变带来的挑战。参考国外“双碳”战略,分析了国内相关政策影响,预计2030年碳达峰时中国铁路货物运量较2020年增长20%,达到约54亿t,2060年碳中和时铁路货物运量将达到60亿~90亿t;通过对煤炭、石油、电力、钢铁等相关行业行动研究,预测铁路货物品类变化:2030年煤炭仍有增量、石油小幅减少、钢铁及矿石基本稳定,2060年铁路运输煤炭和石油将大幅减少,钢铁及矿石也将出现下降,集装箱运输将增长至15亿~50亿t。针对研究提出进一步扩大铁路网规模,有针对性地升级设施设备,发展快速货物运输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正式进入“双碳”时代。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交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行业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3.
肖程友 《中国储运》2024,(4):166-167
<正>当前我国烟草物流行业已经开始重点进行协调共享和绿色循环发展,大力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低碳电动运输和循环经济的模式等,使烟草物流的碳排放量不断减少。我国在实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过程中,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合理构建相应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和体系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分析“双碳”目标下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构建的意义,提出相关管理机制构建的措施,旨在为增强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效果提供助力。近年来我国在实行“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烟草物流碳排放量,提升碳排放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能源结构洁净优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抓住绿色转型发展机遇下,为确保环境生态良性发展,经济发展再创新高的重要决策. "双碳"目标的制定,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金融体系(资本倾向)等多层面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而2022年,物流行业的能源结构将在"双碳"进程下将进一...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混合时间窗对多式联运最优运输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多式联运网络路径和选择运输方式,以混合时间窗为约束条件,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多式联运最优路径选择模型,运用蚁群算法求解相关算例,并将结果与无混合时间窗约束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费用、总时间,还是单个费用、单个时间,有混合时间窗约束的数值均高于或等于无时间窗约束的数值,因而在实际确定多式联运运输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混合时间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铁建成对铁路运输能力的释放和铁水联运的大力发展,煤炭运输考虑的因素发生改变,以往条件下的煤炭运输路径选择方法无法满足现在及未来煤炭运输的要求.遵循以费用、时间、方便性、货物损失程度为主要目标的运输路径优化的思路,根据指标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用三角模糊数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分析,以运输成本、端点可变成本、运输时间、船货在港停留时间、办理的便捷性、线路通畅程度、货物损失程度七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形成煤炭运输路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7.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目标的总体布局下各行各业均需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并加速绿色转型。立足于“双碳”目标对铁路运输企业提出的碳资产管理要求,从碳资产的定义出发,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涉及的四类碳资产,即配额型碳资产、减排型碳资产、工具型碳资产以及碳源型碳资产,进而基于碳排放数据管理、碳减排项目管理、碳市场交易管理、碳金融业务管理和碳经营战略管理的框架,构建铁路运输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并从夯实碳资产管理的数据基础和提升不同类别碳资产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多式联运优化模型中,从承运人角度,考虑实际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运输方案制定的超前性,引入三角模糊变量表示不确定的货物需求量,并对节点和目的地设置模糊时间窗,以运输成本最小和碳排放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考虑运输能力、中转能力和客户最低满意度等约束的限制,通过模糊机会约束理论将含有不确定变量的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形式的数学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并设计案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承运人优先考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量时,会更倾向于环境友好型的公铁联运模式;合理预估时间窗,在满足运输能力和中转能力约束的前提下,可以优化路径选择,有助于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和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各行业节能减排的力度都在不断加大。近年来涌现的生鲜前置仓模式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碳排放,因此在选址布局研究中需要将碳排放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去。以生鲜前置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计算配送产生的碳排放量,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来选取前置仓备选点,再从降低成本和提高配送效率的角度建立目标规划模型,合理规划前置仓和需求点的布局。最后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美团买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预测需求量的基础上划分出36个需求点,通过求解构建的优化模型得到该区域前置仓的最佳布局,最终得到碳排放最小化和低成本高效率的最优选址布局方案,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愈发重视,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紧迫性,公路养护工程如何实现“低碳、降碳”目标,成为摆在公路养护工作面前的必答题。本文基于现有养护新技术成果及技术发展方向,提出“降碳”“中和”“减链”三条公路养护行业的降碳路径,供养护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行业,交通行业一方面将更加注重智慧引领,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引领性技术与交通运输的融合发展,加速交通运输智慧化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将更加突出绿色赋能,在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这一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加速节能降碳进程,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雁翎 《中国储运》2024,(3):126-127
<正>为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行业低碳发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我国“双碳”政策发展背景下,分析了当前冷链行业内的痛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促进未来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为了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与监管体系,加快冷链物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力争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即“双碳”战略目标)。随着“双碳”发展目标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冷链物流为了保证冷链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其整个供应链环节都需要保持低温状态,从而会产生更多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合理实现冷链物流低碳发展,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将动车组接续周转计划的优化求解过程归结为在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上应用搜索算法寻找满足约束条件和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路径集合的过程。优化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可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应用匈牙利算法设计了以"使用动车组最少"为目标的动车组运用最优接续网络生成方法,以京津城际铁路本线列车平日运行图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求解最优接续网络,运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十四五”公路交通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建设绿色交通廊道、构建生态化路网、深入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四五”绿色交通的具体举措。为此,宜从四方面做好“十四五”公路绿色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出基于平峰时段客流特征和行车组织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节能运行图优化模型。在平峰时段,通过压缩客流量较小车站的停站时间,将富余停站时间用于列车区间运行,在保证整体列车运行周期不变的同时,实现降低列车牵引能耗的目标。建立考虑乘客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期节能运行图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深圳地铁7号线上行方向为例,结果表明上行方向区间牵引总能耗整体减少87.35 kW·h,节能效率达到19.44%。研究表明在不影响乘客正常乘降列车的情况下,提出的考虑乘客服务水平的平峰节能运行图模型调整列车区间运营时间,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接发列车方向多、数量大,机车换挂和调车作业频繁,直接影响施工维修作业。既有固定天窗时长的天窗方案,难以兼顾维修施工作业和运输工作连续性需求,导致天窗兑现率低,增加安全隐患,研究提出基于天窗基本单元的编组站天窗方案优化方法。根据各维修养护工种作业特性、编组站工作人员数量及效率等因素,划分天窗基本单元;考虑编组站维修养护与运输组织需求,以效用、作业完成率和天窗阈值利用率最优为目标,以时序关系为约束,建立基于阈值的天窗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求解;以成都北编组站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优化天窗方案,天窗兑现率达100%,有助于缓解编组站维修与运输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清洁生产的推行,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使之从传统、单一的末端治理转变为顶层设计、过程控制、主动预防模式。本文以某水泥厂为例介绍清洁生产审核流程,通过确定审核重点,并有针对性实施了38个清洁生产方案,其中中/高费方案4个,无/低费方案34个。实施改进后,该企业年节省电量6900万kW·h,节标煤6.3万吨,综合节省能耗7.2万吨标煤。同时,减少排放工业粉尘591.8吨,烟尘378吨,SO2720吨,CO210.5万吨,经济效益显著,环境效益明显,说明清洁生产能够使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是促进水泥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个性,分析筛选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能耗、物耗,降低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