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此次评选发生在15年前,张欣恐怕也有资格入选,那时她的身份是高盛集团中国地区直接投资业务的负责人。但她最成功的投资,却是嫁给潘石屹后两人开的夫妻店。与很多"商业女英雄"不同,张欣并不是一个长期居于幕后,充当润滑剂或者执行者的传统角色,10年来,张欣确保了SOHO中国一贯对商业街区模式的勇敢探索,并以建筑时尚引领国内地产界  相似文献   

2.
张驰 《光彩》2008,(2):48-49
中复,这个北京手机连锁业"大哥",最近却因为创始人的"家庭纠纷"而面临种种麻烦也许是时代与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同为夫妻档,当潘石屹、张欣夫妇在香港联交所相拥庆祝SOHO中国成功上市的时候.几千公里外的北京,中复电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复电讯)创始人邰武淳  相似文献   

3.
陈燕妮 《创业家》2013,(3):86-87
亲密无间的夫妻成为创业伴侣固然潇洒,但并不是所有夫妻创业都会成功,都会成为佳话。 在当前的创业大潮中,夫妻创业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如潘石屹与张欣、吴征与杨澜等。这些创业模范夫妇成了众所津津乐道的佳话。相比于普通团队创业或独自创业,夫妻共同创业倾向于更加成功和稳定,夫妻创业的家庭收入也更加丰厚。据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4.
四大男旦     
《三联竞争力》2009,(8):6-6
张朝阳确实很像“男旦”,说话没水平,言谈举止不讲究,思想境界更是让人失望,像个高学历的暴发户。“四大男旦”中,我最喜欢潘石屹,虽然个子小又斑秃,但一看就是智慧型,而且幽默,时尚,讲究。有介绍说当年张欣认识他时他只是一个穷学生,而张欣确是出自上等家庭,但张欣被他的才华吸引了并认定他今后一定会有大发展。结果事实证明潘石屹确实是个人才,张欣的眼光也确实独到。  相似文献   

5.
张欣和潘石屹就是比任志强聪明,从来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推销的机会,不卖保险真是屈才了。就在新"国五条"实施细则出台不久,国内知名地产商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在接受美国CBSnews著名栏目《60分钟》访谈时,就对中国住宅市场的前景表示悲观,认为中国住宅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10,(5):90-94
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的CBD,是潘石屹和张欣、许荣茂家族、李思廉与张力、李华与李小平兄弟等房地产业富人的重要掘金之地。这些在城市黄金地带旗帜猎猎的地产商,以非凡的拿地能力、综合的运营能力、持续的融资能力,获得了财富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 双休日,我陪好友张欣到曼哈顿地下商城买服装。在"娜娜"精品屋里,张欣看中了一套深粟色的丝麻套裙,便问服务员:"这套衣服有我能穿的吗?"服务员扫了一眼张欣冷冷地说:"没有!"也许是张欣太喜欢那套衣服的缘故,她又和服务员商量:"我可以试试这件衣服吗?"服务员一脸的不耐烦:"你这  相似文献   

8.
谁的SOHO中国     
正SOHO中国,这家由潘石屹和张欣这对中国商界模范夫妇共同执掌的非典型商业地产开发巨头,主导了一次精彩的媒体公关演出,成功地令该公司再次成为镁光灯聚焦的焦点。8月16日,于香港上市的SOHO中国公布了上半年财务报告。根据其披露,公司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了65%——在公布这一令管理层难堪和让投资者忧虑的数据之后,SOHO中国公司却宣布了另一则重大消息,这也让外界对于该公司业绩的忧虑被冲到了舆论关注的角落中。  相似文献   

9.
腾才  哈娜  左敏洁 《中国市场》2012,(30):46-47
<正>从女工到剑桥大学硕士、从投资银行到房地产界女王,张欣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冒险。她总说,即使错了也比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要好。张欣果敢,目的明确,不达目的不罢休。她从投资业转型房地产,用17年的时间与丈夫潘石屹一起打造出庞大的SOHO帝国。她以逾10亿美金的身价上榜《福布斯》全球富妈排行榜,证明孩子并不是女性成功的障碍;她活跃于地产、艺术和时尚圈,多次在国外媒体的评选中获奖,成了西方了解中国新富阶层追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张欣越来越像西方那些钟情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了。自从2007年成功带领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后,这个原本对SOH0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其夫潘石屹的女强人,开始将更多精力倾注在建筑艺术和慈善公益等领域,闲暇时光则陪着他们的两个儿子踢足球、看冬奥会直播,似乎更像“地产大佬背后的女人”了。  相似文献   

11.
08年以来楼市遭遇深度调整,再加之全球金融风暴影响,近日更有消息称万科王石的年薪下调64%,SOHO中国潘石屹、张欣夫妇年薪减半,房企开始应变,裁员减薪、人事变动日益频繁。去年的房地产寒冬让许多房企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销售目标,房企高管承受着巨  相似文献   

12.
赵东 《销售与管理》2009,(12):11-15
在群雄并举的互联网业,成立于1999年的当当网被认为是一家“很苦”的公司,这个比传统线下书店多了几个页面的网上书城,10年来一直不曾盈利,却也迟迟不愿卖掉。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夫妇一直如养儿子般含辛茹苦的养着当当,而另一对知名的创业夫妇潘石屹张欣早已在两年前把自己的SOHO中国变成了公众的宠儿,实现了上市。  相似文献   

13.
(一)潘石屹:"SOHO的CI"如果你是潘石屹的"粉丝",或者至少你是潘石屹博客的经常阅读者,那么,你通常也不会介意了解更多关于SOHO中国公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业内曾用杀猪和养鱼来比喻商业地产的散售与物业持有两种模式,而潘石屹就是"杀猪派"的代表人物。"散售"模式虽然不被看好,认为是违反了商业运营的客观规律,但潘石屹SOHO系列产品在坚持散售的模式下依然屡屡飘红,恰恰是抓住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财富分布的特点,并以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营销方式满足了富裕人群的投资性需求,进而实现了公司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秦全耀 《中国市场》2009,(16):57-57
<正>自称"无明矾粉丝"的甘肃天水某粉丝厂要打市场,不知从何下手。有人提议动一下潘石屹的脑子,毕竟都是天水人。用天水名人卖天水粉丝,又合情又合理,而且还绿色食品"无明矾"。潘石屹本是个市场中人,所以估计"潘石屹"商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13,(5):136-137
通过管理婚姻跻身女富人行列,张欣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她一边通过家族信托牢牢把握对公司和家族财产的控制权,一边引导丈夫皈依宗教,建立防止出轨的“精神壁垒”,为婚姻竖起“双保险”。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09,93(12):23-23
在自己开发的小区里遭遇停电和挨冻危机,业主兼开发商潘石屹的这一尴尬境地,堪称中国式物业难题的最高境界。这是潘石屹后悔,无奈?还是借题发挥,另有图谋?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赵晓  李慧忠 《中国市场》2012,(43):40-41
<正>对于广大投资者,过去一个月内发生的两件事不得不关注:一个是9月14日凌晨美联储推出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另一个是近期潘石屹(微博)宣布从"散售"转向"自持"的战略转型。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关,但其内在的逻辑却是出奇的一致!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时代中?潘石屹在这个时代中做了什么选择?以及政府理性的逻辑框架当如何?  相似文献   

19.
老潘和马云是好朋友,这一点从10月10日SOHO中国上市的庆祝晚宴上,马云不辞辛苦"打飞的"只为喝一杯庆功酒就能看出来。在老潘成功上市一个月后,11月6日马云旗下最成熟的一个蛋——阿里巴巴也上市了。老潘普通话说得有明显的甘肃天水味,就别说英语了。虽然后来娶了一个喝剑桥洋墨水的老婆张欣,但潘的成功被众多朋友们归结为天生对中国市场的敏锐嗅觉。此后才是在张欣的带领下不断开阔世界  相似文献   

20.
《商》2012,(16):10-10
8月16日,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在香港重申,该公司将告别以往的散售模式,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未来将在北京和上海持有最有价值的办公楼和商业物业15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约38万平方米、上海约112万平方米。"今天,我们不但要把土地变成房子,还要将升值延续下去。"潘石屹说,该公司要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上创造更多价值,"让优质物业成为永远生蛋的鸡。"潘石屹预计,3年后租金收入将成为该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5年后现有物业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