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的升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发展策略,并介绍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策略,最后总结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重点与要点,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经济师》2011,(3):55-55,57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已成为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发挥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带动某一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品牌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品牌营销等行为活动的复合体,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特征。文章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品牌的概念出发,首先展现出现有集群品牌区别企业品牌的特点,再从电子商务、品牌联盟和充分发挥区域品牌连带作用等三方面把脉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6)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同样日益显著。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不管是传统的产业集群,又或是高科技的产业集群等均获得了大量的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经济现象之一。产业集群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就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给区域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的竞争形态由于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呈现出整体性竞争的形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应注意到: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在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风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被誉为当代的“经济马赛克”。该文在阐述国际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内在发展机理及特征,揭示了产业集群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既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又是促进区域创新的助推剂,还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方式。尽管人们对于产业集群的正向效应的期望日益膨胀,但是,仍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产业集群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向效应。一方面,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点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产业集群存在系统性风险、产业集群会导致市场失灵、产业集群会扩大区域差距、产业集群会引起周期性波动、产业集群会面临自我超越困境等。另一方面,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恰当运用,不仅会危及产业集群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必将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危害。因此,扬长避短毫无疑问地成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美国加州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群产业,创造了诸如硅谷发展的奇迹,并形成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加州集群模式。借鉴加州集群产业发展经验,提升江苏“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层次,加快形成江苏产业集群优势对提升江苏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一种国际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该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从专业化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技术创新和区域品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集群后续发展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在小城镇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打造山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将是山西省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盛宝柱 《技术经济》2006,25(4):27-28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安徽的产业集群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含义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安徽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由于能够便利地获取外部资源而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协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想。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机理、路径,推动我国地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以提高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水平,以晋江体育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带动该地区整个体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升级,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及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质量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质量改进优化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质量提高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质量生态系统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能力。在质量变革视角下,顺德家电产业集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链整合和主攻智能制造升级的路径为:一是由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级;二是由整机生产向全产业链一体化转型;三是由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推动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对我国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有重要启示,通过制造业产业集群质量全面提升以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全面升级,是助力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无尺度网络概念,探讨地方产业集群的外部关系.通过对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的考察表明:地方集群的外部关系表现在不同尺度集群网络中的节点位置,有利于寻找地方集群发展的外部关键要素以及升级路径.该集群在区域性纺织业价值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与群外高级要素、国际高端集群的连结不足.强化分工合作与差异化竞争,是优化区域性外部连结的关键;扩展与集群外高级节点的连结宽度,实现与国际高端集群的连结,是提升其集散节点位置、促使集群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外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外几个典型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虽然不同的产业集群在不同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都能够比其他地区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并取得成本领先优势;具有更快的创新速度并获得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更低的产业进入壁垒使小企业不断涌现,充满活力,从而发现我国产业集群缺乏自由创新能力,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内外主流的集群升级模式,全球价值链分析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垄断企业把持的全球性价值链,作为经集群与产业链的两种中间组织有机耦合而成的复合组织,集群式产业链具有"内外兼顾""攻守兼备"的组织优势。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要素来源,可以将集群式产业链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不同类型的集群式产业链,其演进与升级的路径是有差异的。文章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以集群式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在对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集群产业链高级化及其升级路径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群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集群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的识别界定——集群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发明 《经济地理》2008,28(1):33-37,43
产业集群的界定识别是研究产业集群其它相关内容的基础。已有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用来辨认产业集群存在与否及其内部的产业联系存在很大的缺陷,如研究结果比较模糊、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使其结果不很理想。文章在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界定识别的集群度识别的二步法,即先是产业聚集程度,其次在产业聚集程度基础上集群度的衡量。据此,并以浙江的产业集群实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推动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可持续的必然要求,集群内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等支撑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度网络化的国家战略性组织,网络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通过把握全球产业创新组织变革态势,全面总结德国、美国、日本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一核心、三机制、五步骤”的中国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路径,即以产业组织变革为核心,构筑“政府-市场-集群”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为枢纽、以网络化产业集群创新为动力、以分类型分阶段推进为手段、以动态监测评估为抓手,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集群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