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趋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才能使高职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建特色化办学模式是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和理解办学特色。同时要开拓视野,理性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机遇,创建出民办高校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努力提升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一、调整办学布局,优化办学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学校已完全取消了长期的统招统分、经费包干形式,技校毕业生将作为劳动力资源到劳务市场介绍就业或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选择性就业,技工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技工教育办学要彻底转变观念,优化办学结构,尽早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与知识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办学机制。一要面向市场,按需办学。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信息和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4.
张立杰 《价值工程》2010,29(10):176-178
我国大学的发展陷入了"类发展困境",这个类之一就是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关乎学校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提到特色,就必然要对办学特色进行独特角度、独特见解、独特思考、深刻解读。而我国大学在市场情景下步入了趋同的迷失,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多质"存在的特点难以显现。同时,其特色又在市场情景下呈现出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等自主性萌发特点,促使大学既要保持和强化自身在地域或行业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又要重塑并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市场构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本文在研究了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吸引力较低,办学困难以及就业难等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出现这些难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实现多样化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的方式来促进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4):63-6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全球化也在不断进步,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在教育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放开教育市场的产物。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越来越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取了大量的先进教学办法,培养大批高素质青年人才,引进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黑龙江省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最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办学方法单一,办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明确办学定位,丰富办学模式,促进区域、学科专业的优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深化教育改革不够,观念、质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文章直面兵团电大存在的现实问题,围绕"一体两翼"办学方向,从提高学历教育质量,开辟非学历教育市场,增强系统凝聚力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探讨了兵团电大改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各高校校办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校办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教学方面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基地,在科学研究方面促进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在学校走向社会,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发展经济,筹集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职  相似文献   

10.
与普通高校培养综合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主要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其办学必须贴近市场.其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此外,在我国,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的时间并不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展成了目前的发展潮流,新产业、新模式、新方法逐渐成为教育活动里的主题。对此院校也要深度结合着市场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对于物理专业而说,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深化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深度适配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以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展开深度探讨,明确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分析了物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发展目标及融合教育思想下物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最后给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新时代校企合作办学的课程改革及横向的课程实践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为了提高竞争力,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纷纷以"做大做强"作为发展方向,加大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这种变化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财务管理不仅要完成高校发展资金的筹措、资金往来的结算、原始会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等工作,更要善于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为高校发展提供适时的、全面的、科学的信息,担负起高校发展和管理的决策重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高等学校也进入了市场,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办法,为高校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逐渐突出。从近几年的审计来看,高等学校一级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资金的流向比较合理,主要是保证人头经费和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发展基本上依靠借款,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公布。《决定》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审计●王登运董延升校办企业是社会企业的一部分,它不仅为高校提供了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基地,在科学研究方面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在从学校走向社会,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发展经济,筹集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方面也发...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5,(33):236-237
积极建设、沉淀、发展和完善办学特色,走特色办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各职业院校的发展共识。当前,供销系统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供销系统职业院校要抢抓深化改革机遇,迎接发展挑战,必须顺势而为,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和使命,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定不移的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前提就在于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内涵的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评估组对我省部分申报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部分技校进行了抽查评估。评估组全面检查了这些学校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被评估学校办学中取得的成绩。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机制。各技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劳动力市场灵活办学。各学校均建立了咨询委员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枣庄市技工学校通过社会咨询和市场调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预测分析资料,指导招生和毕业生安置;兖州矿业集团技校成立了毕业生服务站,为毕业生提供用人  相似文献   

18.
探讨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迅速扩张和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等院校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得财务管理日趋复杂。高校“贷款办学”失度、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外投资不够慎重等财务管理问题逐渐凸显,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和复杂化。这就需要高校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对策,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使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终评价标准,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应当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高职院校应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把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运作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基本形成“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双向选择就业机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它打破以往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而是把毕业生就业真正推向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让市场来检验高校的办学成果,促使高等学校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大力地推动了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其次,双向选择就业机制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根据价值和报酬来决定是否选择对方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