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模的扩大促成了零售商在上游市场形成买方势力,大型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的行为对下游零售市场的同业竞争者产生三方面的影响:市场圈定效应、水床效应、反水床效应,针对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政府竞争政策应考虑到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反垄断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零售市场的日益集中,零售商在上游市场的买方势力愈来愈明显。供应商对零售商的相对经济依赖性促成了零售商买方谈判势力的形成,现实中一些零售商由于把握好零供关系中的三重角色而具有了买方谈判势力。在我国,对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应以“相对经济优势地位”为逻辑起点,遵循论辩规则对零售商进行反垄断调查。  相似文献   

3.
现代零供关系中,供应商对零售商具有更高程度的经济依赖性,促成了零售商买方势力。短期内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会阻碍供应商获取利润、扭曲供应商间的竞争,但以动态的视角分析,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存在有利于上游市场保持竞争性、激励供应商进行创新,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零售商买方势力对供应商的影响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纵向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福利影响区分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抗衡势力。然后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零售商抗衡势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对市场价格、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双边议价框架内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及政府规制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双边议价框架内,外部选择价值决定纵向关系中交易双方各自的议价势力。规模以及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守门人"角色是主导零售商自身所具备的影响外部选择价值的因素,是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主要来源。在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产生有益的"抵消效应",而在非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可能产生有害的"水床效应"。"水床效应"既可能会加剧零售市场垄断化趋势,又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因此,政府规制应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的市场兼并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剥削中小供应商的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过度低价促销行为。  相似文献   

6.
卖方市场逐步演变为买方市场,意味着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开始凸显并受到社会关注,本文认为,零售商买方势力和经营规模都是零售企业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零售商经营规模扩张能促进买方势力的形成,但是反之未然.我国进入零售产业整合时期,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张是今后的趋势,与此同时,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呈现增强态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零售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零供关系的变化,零售商充当着供应商的客户、竞争者、供货商三重角色,加剧了供应商对零售商的经济依赖性,促使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形成。在辨明零售商买方势力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前提下,可从反垄断角度和反不正当竞争角度,对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零售业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和大型零售商不断涌现,零售商买方势力日益突出.买方势力问题已经受到了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文章梳理了买方势力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从买方势力的内涵、形成因素、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制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买方势力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形成,加尔布雷斯假说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加尔布雷斯假说所阐述的"抗衡势力提升消费者剩余"的观点,与业界对"大型零售商凭借买方势力破坏公平竞争"的诟病构成了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通过理论思辩,本文论证了只有实现规模经济的零售商集中才能促进消费者福利的提升,大型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在同质化竞争下是有损市场竞争的。因此,需要积极引导我国大型零售商实现规模经济,推动小型零售商差异化经营,以优化零售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促进我国零售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垄断势力、通道费与经济规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纵向约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情形很少涉及.现实中,随着零售业的变革,下游零售商很可能在产业链中成为主导企业,从而导致零售商要求生产商交纳"通道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基于SCP分析框架,对零售商垄断势力下的通道费及其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政府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收取通道费是跨国零售行使买方势力的典型方式。本文将供应商区分为差异化产品生产者和同质产品生产者,结合双边市场的理论和模型研究,将零售商的服务纳入到模型分析,并将其内生化,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零售商收取的差别化通道费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零售商对差异化产品收取通道费对其均衡价格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和降低同质产品的均衡价格,因而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但是,零售商对同质产品收取通道费会带来消费者福利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道费的规制建议,并提出了关于跨国零售买方势力的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12.
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滥用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零售商的连锁化、规模化和零售商为主导的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对经济效率与社会福利具有正面影响 ,但伴随而来的是零售业竞争的扭曲 ,大型零售商滥用其买方势力侵害供应商与消费者利益 ,从而对经济效率与社会福利造成损害 ,因此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须在利弊间权衡。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 ,探讨正确认识和评价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方法 ,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宇 《中国市场》2014,(1):15-20
当前,我国零售市场的买方势力日益增强,而且由加入WTO时的大型超级市场一家独大逐渐发展为超级市场与百货行业零售商的双寡头主导、不断挤压边缘零售商的竞争格局。针对零售业市场结构的这一新变化,本文通过建立数量竞争的斯坦克尔伯格寡头动态竞争模型,研究寡头垄断零售商产量竞争的效率及其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道费的规制失灵:基于双边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认为,大型零售商在信息技术和组织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已经演化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型企业.通道费规制的水床效应表明:<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通过限制零售商的各种交易行为来抑制买方势力,对通道费问题的解决不会有实质性意义.文章将双边市场的分析框架引入通道费问题的研究,由此发现通道费是零售商平衡双边用户需求、内部化用户间网络外部性的市场规则,其制定和协调是通过零售商之间的渠道竞争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SITC(REV.3)2631的棉花产品,基于买卖双方视角,运用修正的Song-Marchant-Reed模型,测度了中美棉花双边贸易中中国和美国作为买方与卖方分别拥有的国际市场势力大小。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买方国际市场势力(5.8%)小于美国的卖方国际市场势力(10.3%)。研究发现,较高的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的美棉市场份额和国内涉棉企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不利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构建。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中美棉花双边贸易中掌握国际定价权,增强买方国际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流通领域供过于求现象及零售业自身的变革出现,零售行业总体相对市场势力逐渐形成,尤其是大型零售商更具有市场势力。零售商在此背景下滥用优势地位的危害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地区以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零售商滥用市场势力的危害影响机理,及在此基础上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来提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内零售商普遍采取的是“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的综合盈利模式,也称“通道费”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尚无定论.通过对零售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发现业内收取的后台毛利主要是零售商规避销售风险的一种手段,相应的通道费模式是零售商在一定商业风险下基于其市场势力和运营能力作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量化了零售商市场势力、运营能力以及需求不确定性的零供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考察零售商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分析表明,如果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足够高,则通道费模式就将成为固定的盈利模式;反之,通道费模式就只是零售企业运营能力积累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随着互联网经济技术冲击下零售企业市场势力的丧失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国内零售企业将逐步摒弃通道费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型零售商的双边市场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奇  岳中刚 《财贸经济》2008,(2):105-111
本文研究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的性质。运用已有文献为分析同业市场结构而建立的理论和模型,假定零售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以这种处理方式来研究非同业的纵向结构关系是不恰当的,其结论也没有获得实证检验的支持。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在零售商占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顾客、零售商、制造商三者的利益关系,并寻求相应的规制含义。  相似文献   

20.
零售终端的市场势力和其对上游制造商的纵向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厂商间的纵向关系常常包含复杂的合约安排,这些安排通常被称为纵向约束.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上游制造商通过特许经营、独家经销等手段向下游零售商施加的纵向约束,而对于拥有一定买方势力的大型零售终端对其上游制造商的纵向限制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