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独立董事出现以来,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不容置喙的作用。然而,“安然”、“世界通信”等一系列独立董事失职事件引发了对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质疑。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杈与管理权的分离导致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独立董事制度正是为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监督职能不足而引入的。在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独立董事如何保持独立性、发挥关键作用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制约独立董事行权的因素出发,探讨独立董事如何超越困境、保持独立,同时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美国,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与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10年,作为一件舶来品,独立董事制度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及作用公司制度发展到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特征是: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公司经营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导致了职业经理的出现,而股权的高度分散使股东再难象以前那样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两权分离和所有者监督的弱化容易导致公司产生“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损害股东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思索和研究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与缺陷。独立董事制度的出现就是一项弥补公司治理结构不足,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人权利的有效制度。具体表现如下:(一)独…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是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通过在公司的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内部人控制,降低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在我国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独立董事制度名存实亡。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逐步完成,独立董事更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回顾,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本文简称《指导意见》)颁布实施至今,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引入我国已有4年多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原是英法美董事会的一大特点.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制度.我国于1999年3月开始逐步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几年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公司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增加股东的价值.能以其专业知识协助管理层,推动经营活动.改善公司声誉.在制约董事会内部控制及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上产生了现实的意义。但是,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从全体股东利益出发监督和监控公司管理层,维护所有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还能为董事会提供知识、目标、判断和平衡,能以其专业知识及独立的判断为公司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协助管理层推进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公司提高决策水平,增加公司价值。因此,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问题后而引进的一种制衡机制, 是公司内部股东与经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博弈的结果。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的目的是要有效控股股东和监督经营者,从而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支撑,导致独立董事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出现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并没有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其症结所在。从选聘原则出发,笔者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并设计了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上市公司全面推行独立董事制度。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公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应独立于所聘的公司主要股东,独立董事不得在上市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其他任何职务。”这说明我国已将独立董事制度纳入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时间不长,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对现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二元制的结构,即公司在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两个平行的机构。但由于我国的监事会在公司内的地位不高、受控股股东的控制、本身人员构成不合理及素质不高、缺乏切实的监督手段等原因,现行监事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由于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形成的实质上为控股股东控制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因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解决对上市公司监管乏力的问题。可见,引入独...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以伊利股份的"独立董事风波"事件为案例研究素材,分析了资本市场对"独立董事风波"的市场反应以及是否存在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案例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限制了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固定的薪酬制度对独立董事缺乏激励效应,这些必然导致大股东因为不一致的利益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对健全董事会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应将其作为引进的目的本身,而应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具体手段或辅助措施,从而引发对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关注和尝试。这将会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沿着良性轨道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公司治理面临着代理型治理与剥夺型治理并存的问题,我国目前设立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未完全具备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从长远看,需要建立一套与独立董事相呼应的运行机制,创建独立董事制度功能释放的基础条件和环境,通过独立董事与其他制度的有机衔接与互补,逐渐解决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并没有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其症结所在。从选聘原则出发,笔者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并设计了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层面上看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双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下,如何使独立董事“无缝接入”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发挥独立董事真正的作用,笔者认为,“独立性”是关键。本文从3个层面上探讨了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在“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已成为一种常态,导致了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在此情形下,探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上市企业盈余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独立董事制度视角,利用2011—2015年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独立董事声誉能否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结论表明:独立董事声誉可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相较学者独立董事声誉,实务独立董事声誉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更显著;外部审计机构会为大股东掏空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而在治理大股东掏空具有一定效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当前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 (一)独立董事选聘的缺陷。缺陷一:由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导致独立董事很难保持独立性。独立董事的工作在于代表广大股东监督公司管理层,防止他们做出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然而,尽管持股1%以上的股东就可以对独立董事的侯选人进行提名,但决定权握在大股东手里,他们之间本质上是雇佣关系,很难保持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李俊 《企业导报》2011,(9):56-57
当前,独立董事的设置已成普遍趋势,但在关于独立董事对提高公司治理质量,提升公司业绩和维护股东利益的实际效用方面,理论界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论证独立董事制度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已成为我国公司治理和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  相似文献   

20.
<正> 独立董事也被称为外部董事,是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的。独立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盛行于美英大公司。这种制度在股权极其分散,对公司实际控制者监督乏力,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中能够起到监督执行董事、高级经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