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风景名胜资源产权辨析及使用权分割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胡敏 《旅游学刊》2003,18(4):38-42
所有权既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法律框架下的风景名胜资源的所有权并不能达到产权意义上对资源使用的约束和激励。在所有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从资源的物质角度可以确定出比较重要的三项权利——占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它们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分割的分析表明:资源管理也可以拒绝经营权;当所有者代理人选择经营权后,选择经营者、决定转让价格、制定约束合同是产权变更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试论风景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茹 《旅游学刊》2004,19(5):30-34
根据规制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政府规制的必要性,以及既定风景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和管理体制下政府规制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规制改革基本思路:规制权力集中、规制激励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行政约束、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厉以猷 《旅游学刊》2002,17(2):39-43
我国风景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稀缺性以及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改革与探索中的一些不定性因素,决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对待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应采取严肃而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风景名胜区股票上市”论争的实质是风景资源应否进行和如何进行旅游经营的问题。作者对于风景资源权益、它的功能、它的价值评价、风景区门票的意义,以及如何看待风景旅游经济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对论争中正反双方的立场提出了批评性质疑。  相似文献   

5.
浅议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跃中 《旅游学刊》2001,16(3):44-4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型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袖溪江风景名胜区出现一些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污染隐患严重,古村落濒临消失,突击破坏性建设等问题,使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呈现出较大的难度。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嵩龄 《旅游学刊》2000,15(3):28-34
本文认为,“风景名胜区股票上市”论争的裨是风景资源应否进行和如何进行旅游经营的问题。作者对于风景权益、它的价值评价、风景区门票的意义,以及如何看行风景旅游经济等问题,提出了自已的理解,并对论争中正反双方的立场提出了批评必质疑。  相似文献   

7.
风景旅游城市宜小不宜大一些著名的风景区因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相当的规模,被国家破格设立成为风景旅游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重点任务是保护好风景资源,也决定了它的规模宜小不宜大。风景旅游城市有别于工业城市、产业城市、综合性城市,它必须根据自...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刘旺  张文忠 《旅游学刊》2002,17(4):27-29
现有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已束缚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妨碍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变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运用有关产权理论在对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区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行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存在着权限界定不清、政企不分、利益划分不明确等矛盾。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为实证,分析风景名胜区现行管理体制主要弊端,提出改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肖一凡 《西部旅游》2023,(14):58-6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福建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阐述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与产业融合现状,提出有利于清源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以期解决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小费的性质与合约安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宝宏 《旅游学刊》2004,19(6):63-68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实际观察所得,对旅游业中的小费制度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基本结论是,小费是企业对难以完全清晰界定或降低而留在公共领域里的产权(先占权利)的一种间接定价,目的在于降低企业因交易而面临的机会成本,其多样化的合约安排则是交易费用约束下企业降低交易费用努力的理性选择。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作为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旅游业中的导游应实行强迫性小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张德淼 《旅游学刊》2013,(12):90-96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 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 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文章运用物权法理论, 结合新颁布的《旅游法》, 分析几个典型旅游吸引物的权属, 试图澄清几个与此相关的问题, 论证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等现有法律规定, 解决农村土地旅游开发中社区权益保护问题, 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中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本市场战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彭德成 《旅游学刊》2000,15(2):42-45
针对当前中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本文提出社会化投入和多元化融资将是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的重要途径和市场经济下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资本市场的特点,阐述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5种途径,分析了当前旅游资源开发难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主要原因。文章指出,资本市场能有效化解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障碍,是因为资本市场建立了较完善的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相对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法律赋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兵  惠红 《旅游学刊》2014,(7):39-46
民族地区原住民既是当地旅游活动的重要对象,又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但在旅游扶贫开发和运营中,由于旅游吸引物权规定的“法律真空”,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原住民在与开发商和政府博弈中往往被边缘化,导致经济收益偏低,却要承担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成本,严重损害了原住民的利益。文章运用赋权与产权理论,对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弱势地位的核心原因进行了辨析,指出原住民参与处于“无权”或“弱权”状态是因为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天然属于原住民所有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上的法律缺失,提出了加强旅游吸引物权的“确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赋权建议,并分析了赋权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最后以石泉苗寨为例,具体剖析了法律赋权下的民族地区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与企业的经营机制,以期彻底改变原住民的地位弱势、收益偏低和参与“无话语权”的现状,增加原住民的财产性收益,缓解原住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在考察不同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论述后,提出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几点共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中存在的若干分歧,着重讨论个4个问题:⑴旅游资源是否必须已旅游业所利用;⑵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潜在性;⑶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⑷人力、市场等要素应否视为旅游资源。文章逐一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为探讨更进一步深入,建议将旅游和旅游业资源两个概念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7.
李鹏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4,29(10):42-50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典型的旅游资源之一。运用制度科层理论作为工具,通过对从化温泉水权变迁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国有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从化温泉依次经历了"国家代理制""国家-私企双轨制"和"地方政府专营制"3种温泉水权制度。温泉水的管理实体从模糊的国家代理人向明晰的地方代理机构转变。在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从"国家代理制"向"国家-私企双轨制"或"地方政府专营制"的转变过程中,科层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的政治协商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交易成本,正是对政治成本的考量直接决定了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走向。创建新的领地并通过"空间"换"制度"的方式规避政治交易成本,是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