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测算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逐渐显现,正确认识信贷集中度及其影响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采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考察了各组同质同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三个变量来测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比分析这三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各类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与不良贷款的相关程度不同,其中贷款集中度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贷款集中度是遏制不良贷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中国13家上市银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集中度的不同代理变量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可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行业贷款集中度和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规模与其资本充足率,银行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则风险承担行为对贷款集中度的反应越不敏感。监管部门应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银行的信贷集中度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7-2015年39家银行的年度数据,分别使用行业贷款集中度、客户贷款集中度与银行规模大小作门限变量,建立门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贷款集中度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最后根据我国贷款集中情况,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银行集中度对于宏观经济和三次产业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越高,外在冲击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越弱;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控制银行集中度后,金融发展因素不再显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银行集中度越高,企业的长短期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小。高银行集中度对于企业信贷的抑制提供了银行集中度减缓外在冲击对于经济波动影响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集中度风险既与单笔大额信贷暴露有关,又与商业银行各类贷款之间的相关性密切相关,对银行的信贷风险以及经济资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入理解贷款集中度风险、加强贷款集中度风险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贷款集中度又称为贷款集中风险,是指贷款过分集中于某行业、地区、客户或贷款类型即会产生的风险。主要是通过单一企业或单一项目的融资总额是否超过贷款银行资本金余额的10%这一指标反映,凡大于10%者,集中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变迁的视角出发,从营销渠道结构、贷款信用结构、信贷行业结构三个维度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与其经营转型的关系。本文使用我国187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网点与财务数据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水平与网点增量负相关,与信用(保证)贷款比例正(负)相关,且与贷款行业集中度负相关。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银行业务流程,促进银行调整贷款信用结构、行业结构,使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戴志锋 《银行家》2021,(3):14-16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了明确限制。《通知》的核心要点为房地产贷款分档与集中度管理,并设置了较长的过渡期和差异化的监管要求。我们判断,当前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管理要求,且考虑到相对温和的过渡期要求,本次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对银行的总体影响有限。从更长期的角度,房地产新政有助于推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且从资本占用角度,新增房地产信贷受限的情况下银行配置利率债的比例或会提升。  相似文献   

10.
使用四大国有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作为反映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1989-2007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葛兰杰因果检验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显示:银行集中度是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因此,应放宽行业进入限制,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提高开放度、促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