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在这里对《资本论》第一卷作简单的介绍.第一卷的名称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任务是研究它“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资本论》3卷29页).这里所说的直接生产过程是与流通过程相对而言的,是把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暂时舍去.  相似文献   

2.
胡钧  王生升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6-25
从第十讲开始,我们进入到《资本论》第二卷的学习.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卷对资本流通过程的研究,是第一卷有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研究的延续.马克思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1,27(11):9-15,65
前一篇(《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分析了资本的流通形式,在流通中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买来是为了消费它,劳动力的消费就是劳动,下面就着手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即劳动力的消费过程。  相似文献   

4.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2,28(8):17-25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在2—6篇中,对直接生产过程作了深刻的研究,揭开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最深层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说明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关系,并揭露了掩盖着这一本质关系的假象。但是,前面对直接生  相似文献   

5.
胡钧  陶玉 《改革与战略》2013,29(4):11-20
导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的现实意义从本讲开始进入《资本论》第三卷的学习。本讲的主要内容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导读。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第三卷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本讲主要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资本论》第三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叙述是针对是整部《资本论》而言的。文章认为其中的中文译文"本书"一词仅指《资本论》第一卷,与德文原文不符,更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错误的。从方法论上看,仅仅从《资本论》第一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是错误的;从内容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的界定,若仅仅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关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整部《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1~3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  相似文献   

7.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2-18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关系,即商品关系,也就是把资本主义关系抽去后的商品关系一般,那里没有涉及到资本关系本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学说是从第二篇开始的。资本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所以,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2,28(2):10-18
这一讲的内容是《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研究绝对剩余价值(为简便以下剩余价值一般用m表示)时,我们假定劳动力的价值是既定的,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变的。资本家为了获取和增大m量,只有靠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m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并没有把什么问题都讲到、都讲清楚了。例如,《资本论》研究的商品经济局限于私有制的商品经济,这在第一卷第一章已有明确的交代。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按劳分配中通行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权利”,其实  相似文献   

10.
资本原始积累作为一个重的经济学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剥夺者”剥夺小生产者、“剥夺者”剥夺“剥夺者”和“剥夺者”被剥夺三个阶段,揭示出了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生成演化以及历史趋向。在此过程之中,马克思的价值立场与最终目标得到了彰显与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讲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 在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及如何实现,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并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的过程中,我们假设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资本家阶级是作为产业资本家的面貌出现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全部由产业资本家占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极其精辟地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这个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虽然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角度分析资本流通,但这些原理,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对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克服忽视流通、鄙视商业的思想,推动流通体制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生产总过程或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流通是联系生产与分配、消费的纽带和桥  相似文献   

13.
正本讲主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原标题是《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因这样的标题不适合做期刊标题,所以本讲标题与原文有出入。《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第三篇对资本运动的研究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的,或者说是假定由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第三卷第四篇进一步研究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的性质、运动形式和职能。本篇将研究另一种资本形式——借贷资本。在本篇之前的分析是假定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首次提出集体所有制概念(一)马克思首次提出集体所有制概念1867年7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到:“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序言中的跋针对《资本论》发表后人们对《资本论》写作中应用方法的讨论阐明了自己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与科学性,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是唯物史观,辩证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框架体系,实在的叙述方法是学术研究的叙述魅力,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此为马克思《资本论》研究方法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科学文献.100多年前就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同时提出了具有重要开创意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就马克思主义几个组成部分来说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所以《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7.
正"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七篇,也是《资本论》的最后一篇。在《资本论》第一卷至第三卷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的元素商品开始,发展到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取得支配地位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经济范畴地租,在思维中再生产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整体,完整地有序地揭示出整个资本主义大厦的经济结构和各个构成要素的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为我们将这个人类社会历史中最复  相似文献   

18.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2,28(3):19-25
本讲讲《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第六篇《工资》。前面第三篇、第四篇分别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剩余价值生产这样一种区分是马克思的一个重大发现。这种区分只有在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上,指明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把工作日延长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以“资本”为中心来构建和展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资本的运动规律和过程把自己的理论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生产的前提、资本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三是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在资本生产和流通的基础上,主要论述各种类型的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支配。在这三大部分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营运理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的规律.《资本论》中的人学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宝库,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