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迁移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对国外企业迁移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企业迁移的三大理论学派作出了建设性的评论.在我国东部地区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为实现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微观表现,企业迁移的研究时企业的最优决策和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培训迁移作为培训的应用阶段,因为受到来自个人动机、组织学习氛围、培训迁移气氛、组织工作节奏等因素的影响,员工不能有效的将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导致培训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组织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策略控制影响因素的作用,促进培训迁移的发生,实现提高个人、组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晶  王智善  王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8-12
文章将温州民营企业空间迁移方式分为:总部迁移、研发中心迁移、生产基地迁移和营销中心迁移四种,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企业不同纽分空间迁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总结出温州民营企业空间迁移的两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4.
蔡铭 《科技和产业》2011,11(7):51-54
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营造组织的信任氛围,是改善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缺失现状,提高员工忠诚度、归属感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信任的定义及其作用等,探讨了信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0之后,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市场环境逐步走向规范与透明,对民营企业的一些限制也将逐步取消,这就为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回顾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民营企业中存在的短命现象不胜枚举,如巨人、三株、飞龙、南德、爱多等,在中国大地上曾经风光无限、盛极一时,掀起民营企业飙升的狂潮,但也仅仅是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徐海彪 《浙江经济》2004,(21):30-32
尽管企业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不同时期企业迁移的态势是不同的。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企业外迁,要以自省心态对待企业外迁,更要以合作的精神引导企业外迁。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其他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世人关注,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在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出现滑坡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仍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8年,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民营企业创造的占66%。目前,民营企业无论是其资产总量还是产值,在许多省都占踞了半壁江山,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意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截至2009年2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名列全球第二,其中民营企业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要关注转移培训的直接目的,也要兼顾深层目的和经济学目的,不仅要关注农民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培训迁移问题,即应用培训所学的程度。学习动机、就业机会、跟踪机制和工作情境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迁移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明确培训目的、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推动建立支持培训迁移的情境等促进培训迁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有深交所人士在一个不公开的场合透露,若有些高科技企业真正到创业板上市了,可能只会死得更快。这种看似夸张的说法说明现有高科技企业存在不少问题。为此,记者对与民营企业打过数年交道的资深风险投资人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准  王国顺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70-74
文章在与传统的企业国际化视角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关系网络视角下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本质特征,认为企业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国际化经验知识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机制,并据此构建了企业在关系网络视角下的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12.
企业本质的一个全新阐释--企业知识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理论产生的渊源,然后在对企业知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知识理论对企业本质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了风险投资是否参与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鉴于风险资本一旦进入目标企业,目标企业只能在现有公司法框架内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实际可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因而,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很小。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促进了目标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进而促进了企业成长,且治理结构是风险投资与企业成长的中介变量;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企业成长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states a few theory hypotheses about organization and its dynamic reason and its explanation as well as evolution. On the above basis, conclusion and ideas are emerged for the theory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存在最佳的政府补贴区间[10.77%,14.69%],政府补贴强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最强的正相关关系;政府补贴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则存在着门槛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硕  王敏  张丹丹 《世界经济》2022,45(1):110-132
本文利用2013-2018年中国所有新建企业的注册信息,构建中国所有城市月度分行业的企业进入数据,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如何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进而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结果表明,环保督察显著减少了民营、高污染行业的企业进入数量。此外,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数量也受到环保督察的冲击。在督察组退出督察省份之后,其影响有随时间增强的趋势。环保督察促进了新建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考虑到环保督察政策常态化,本文有利于理解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并为环保督察政策的制度化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本文认为研究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就是研究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形成的关系、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持续的关系。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形成,而企业资源的不完全模仿性、不完全流动性和不完全替代性决定了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结构主要表现为资产内部构成及规模.从其资产总体规模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从其资产内部构成分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并没有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发挥公司绩效起到相应的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ehtz(2003)模型为基础,对异质性企业的研究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支是沿着Melitz(2003)假定不断发展,推出了众多可以进行实证检验的假说;另一支是由Antras开创,沿着厂商内生性边界展开,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纳入一体化和外包的商业模式选择。文章对异质性企业理论及其拓展模型进行梳理,并对Helpman(2008)加入劳动异质性变量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拓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s essential in developing corporate strategies, building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and establishing sound economic policy. Several theories have emerged on the nature of the firm: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the firm, the principal agency theory,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e property rights theory,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Each of these theories identify some elements that describ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but no single theory is comprehensive enough to include all elements of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sts began to seek a theory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nature of the firm within a single, all-encompassing, coherent framework. We propose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firm, which encompasses all elements of the firm. We then evaluate performances of Korean firms from the unified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 Empirical evidences are promising in support of the integrative theory of the fi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