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之后,再制造工程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范围涉及到汽车、机械制造、办公设备、轮胎、阀门等各个工业领域。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尤其是发动机再制造在国外是一项环保、节能工程,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推广。“再制造”概念近几年刚引入中国,尤其是在汽车维修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全新的汽车维修理念,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节材、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型科技和产业领域。由交通部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杂志社、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以…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26~27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再制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2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及再制造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22日,2011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美国汽车零件再制造协会主办,得到了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铜陵市人民政府、绿色制造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研讨会,主要议题是交流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情况,研讨加快推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0~21日,2011再制造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受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指导,由中国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和欧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工程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承办。论坛的主题是:“交流国际再制造研究及产业进展,有机融合国内外再制造产业模式,促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8日,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分会和张家港清研再制造产业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可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旧件分类分级标准》课题研究启动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顺利召开。课题启动会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  相似文献   

7.
再制造是绿色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绝不是“翻新”,再制造产品也不能冠以“二手货”。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关键在于认识的提高和市场参与各方的广泛认同。虽然有着世界领先水平的再制造技术,而再制造业总产值偏低甚至产品常被称为“二手货”的有汽车、机床、工程机械、内燃机等领域巨大的保有量和报废量,而再制造企业“吃”不饱甚至举步维艰;有着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试点,而再制造行业还在喊“渴”甚至一张发票就绊住了行业的发展……。再制造,一个“舶来”的产业,一个在中国兴起仅十年的产业,一个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产业,正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8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在济南市召开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应各省、区、市试点工作主管部门以及各试点企业的要求,为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的相互交流,了解和相互学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的实践经验,指导试点单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方案的实施,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80%的旧件来源于三包旧件,这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几乎成了无米之炊。""回收的旧件中许多都是锈蚀烂品,翻新难度大。国内拆解及表面修复技术成本过高,企业负担过重。""经营情况不好,企业靠非再制造养再制造产业。"近日,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的理事会上,几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说了以上这段话。从这些话中可以窥见自2008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来,阻碍产业发展的壁垒至今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设计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保护。标志向社会正式发布,开始启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产业周期波动大趋势与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幅明显大于后者。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汽车产业周期性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明显的滞后性。金融政策与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正相关关系,且能加大产业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2.
从地域分工的角度切入,利用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了京津冀地区汽车制造业的布局演变,在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测度京津冀地区汽车制造业分工程度的基础上,从分工效率和政策两方面衡量了目前的区域分工格局,发现分工现状并不十分合理。由此,对优化京津冀汽车制造业地域分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业,又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它是一国工业化的中期进程一个最为重要的产业。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企业逐渐开始走出口的道路,与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程度相比,这种出口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汽车生产的强国,反而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开始起步的征兆,因为这种出口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的开始。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和原因的一些分析,指出汽车工业发展中还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efines the private auto industry in a reasonable way at first,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auto industry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private capital is able to enter into auto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ner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Afterwards,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contribution rate private auto industry made to the whole auto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3):157-159
文章在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变化状况,以及通过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升级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正方兴未艾。文章首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3年来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格局;进而从企业微观与政府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为我国汽车企业提出了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开展与国外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等政策与建议;最后阐明我国政府当前应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径与产业方向作为近、中期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首选这一立场与观点。  相似文献   

17.
夏能礼 《特区经济》2012,(4):236-238
我国汽车产业生产规模快速增加,然而自主技术发展却陷入困境,基于现代租金理论,把汽车产业政策视为一种"租金"政策,从政策租金的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路径选择和自主技术创新困境进行分析,发现正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租金模式导致了非创新型路径锁定,并且产生汽车产业发展的"无压力、无动力、无能力"现象。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应该改革我国现行汽车产业政策租金模式,重新塑造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耿凤英 《特区经济》2011,(6):262-264
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质量门"事件和全球贸易摩擦却使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效率、效益、技术、品牌、成本等方面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离真正的"世界工厂"还相距甚远。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为契机,加速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东北三省36个地级行政单元2003年至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东北三省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和制造业技术关联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技术关联和其他各要素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制造业高端化水平小幅度上升,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资源型城市的制造业高端化水平较低;各制造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密度明显增大,医药制造、汽车制造、专用装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逐渐取代资源加工类制造业居于关联网络中心,而农产品加工相关制造业则一直位于关联网络中心;东北三省技术关联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空间上呈现中南部高、西北部低的格局;技术关联密度对制造业高端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产网络下汽车整车厂商生产国际化,全球采购模块化,导致汽车产业价值链中零部件供应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分析了浅层次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我国汽车零部件区域生产网络,并在全球生产网络微观分析框架下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机遇,提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正确制定进入网络的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主动的跟随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