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农村消费市场作为我国扩大消费的主要市场,农民消费情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消费,而家电下乡政策正是调动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刺激消费需求的财政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须以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支撑,我国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净出口的不良状况,必须以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来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针对我国制约消费需求的原因,应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税制改革、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财政对策,有效刺激消费需求,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3.
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 《山东经济》2002,(6):12-14
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国内市场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主要是指扩大国内需求 ,它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其中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扩大内需 ,首先要扩大消费需求 ,尤其是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本文对如何有效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从而扩大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当前影响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预期收入不理想、消费能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城市失业人数增多等。因而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是我国建立健全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受体制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长期处于产品短缺状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商品消费由供给不足变为供大于求,以至目前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换。据统计,1978年至1996年…  相似文献   

6.
要使我国的经济走入靠自主增长机制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政府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扩大有刚性的约束,而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则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由于民间消费与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解决内需不足的切入点应选择在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的现状看,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已大大减弱,而且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应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周期性波动,实施反周期调节的一种手段,其目标是寄希望于通过政府投资的拉动,最终刺激民间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去几年中,政府推出了不少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举措,然而着眼于刺激消费需求的各项举措成效并不很大。  相似文献   

8.
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势头.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一段时间消费需求难以有较大增长.为了扩大消费需求,应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速度,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内需,除增加政府支出外,主要是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在当前启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的。1999年以来国家加大投资需求的效应已开始显现出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前增加投资实际上也存在着困难和局限性。第一,投资体制不完善,投资...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娜  赵翠平 《科技和产业》2008,8(4):80-82,65
投资与消费是两种不同的需求,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使用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状况不断加剧。这种不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痼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现状,试图找出解决我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现状、度量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龙  葛飞秀 《新疆财经》2012,(4):18-24,40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需求结构的内外需失衡、消费投资失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失衡的现状,然后从三大失衡入手构建我国的需求结构失衡指数。研究表明,从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的权重来看,内外需结构失衡的权重最大,历年均超过40%。从不考虑权重的失衡指数来看,我国需求结构失衡主要是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从考虑权重构建的需求结构失衡指数来看,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仍旧构成了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部分,且需求结构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衡高峰期,第一次是1993年前后,第二次是2000年以来。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和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内需与外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广泛关注。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和动力源泉,判断一国经济增长模式,一般看两个重要基准:一是看三大需求对一国总需求的贡献,二是看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对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相关研究表明,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To finance its expenditure, the state can tax, borrow and print money. Each of these methods has a different effect on private spending, so the combination selected should depend on the pressure of demand upon resources. It should depend too on the pattern of private spending the state wants to encourage, and its division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5.
常欣 《开放导报》2006,(4):23-26,66
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瑞芳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18-121
创意农业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创意农业潜藏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空间,可以为内需型经济增长奠定长期的利好基础。发展创意农业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敏 《特区经济》2009,(8):102-104
金融危机使得出口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依赖投资拉动亦非持久之计,解困的最佳途径应该是提升消费性需求。股市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大腕",面对这一特殊时期,社会责任使它无法置之度外。认识股市市场的愿景,并从市场化机制着手改造股市本身,摈弃排队的上市模式是落实这一责任的条件。如果能让价廉物美的股票流通于市,最终将产生消费性需求较大幅度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信平 《特区经济》2011,(3):195-196
通过河南省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动力结构特征、投资与消费需求拉动河南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将经济增长过程中这两大动力因素所发挥作用情况相对比,分析了河南省在投资需求动力要素方面存在着投资过热及其结构失衡,效益和驱动效应减弱等问题,在消费需求动力要素方面存在着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消费率呈持续下跌态势等问题,结合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河南省的实际,提出调整投资动力,改进和完善投资结构,培育和调整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收敛于一个均衡增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paper represents a first attempt to study China's business cycles using a formal analytical framework; namely, a structural VAR model. It is found that (i) demand shocks were the dominant source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but supply shocks had gained more importance over time; (ii) driving forces of demand shocks were consumption and fixed investment in the first cycle of 1985–1990, but shifted to fixed investment and world demand in the second cycle of 1991–1996 and the post‐1997 deflation period; and (c) macroeconomic policies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part either in initiating or counteracting cyclical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20.
影响水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水泥企业发展的物流运输成本、环境成本和投资需求等主要因素出发,结合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提出了突破制约因素的三点措施:整合资源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针对中小型水泥企业,文章提出了与顾客建立战略联盟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