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有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陶瓷首饰行业悄然升起,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陶瓷首饰设计师,同时也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这块商业领域。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时审美也在改变,陶瓷也由功能性向装饰性演变,这是物质到精神的升华,陶瓷不仅仅体现应用在器皿等生活器具,还延续发展到满足生活中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4):17-18
"喀左发展紫砂产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而且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关键是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放开眼界,在抓好传统工艺陶瓷的同时,着力发展工业陶瓷和特种陶瓷,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1996,(7):34-34
首饰致癌又一说戴项链、穿耳孔等,往往可能出现创伤,造成感染,如红斑、脱皮、荨疹和水泡,以及脓性分泌物,重者还可以形成溃疡,甚至诱发哮喘或全身尊疹等症。这在医学上称为“首饰皮炎”。新近,国外卫生机构通过物检,在数千件金首饰中发现其中有七八十件会有放射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目前高校中珠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从设计专业和非设计专业学生的不同情况入手分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给非首饰设计专业的学生上好《首饰工艺学》课程的几点看法,希望对目前正在进行非首饰设计专业《首饰工艺学》教学的同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泥精安陶     
熊怡  朱芸锋 《今日重庆》2011,(10):86-89
中国陶瓷曾经享誉世界,没有哪种艺术能像陶瓷,贯穿中国历史各个时期。早在唐宋时期,重庆荣昌安富的陶器(也称"荣昌陶",以下称"安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历史上的荣昌县,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所谓"中国三大陶都",即广东佛山、江苏宜兴和荣昌安富。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近年来虽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诸如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创新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的高耗能、低环保的弊端。要突破这一弊端,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走向低碳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人才和市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人才是陶瓷文化产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市场是陶瓷文化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只有拥有人才、赢得市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才能走向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德化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加速产业升级,对数字化助力德化陶瓷产业升级的路径展开研究。分析德化陶瓷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原材料标准化程度低、制备工艺落后且生产效率较低、产业链不完整且缺乏延伸经验、缺乏复合型数字化人才、数字经济与陶瓷产业的融合基础相对薄弱、品牌观念淡薄且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弱导致出口受影响等问题,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调整陶瓷产业内部结构、陶瓷企业设立自主品牌、大力培育与引进复合型数字化人才、构建产品出口数字化平台和服务体系等路径实现陶瓷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2007年,深圳永丰源实业的"帝王黄"瓷器被作为国礼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度引发了业界关注。7年后,这家企业将其生产基地由深圳移至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从江西景德镇到广东佛山,再到河北唐山,中国的陶瓷生产基地几经变迁。如今,准格尔陶瓷产业园区正在成为中国陶瓷产业新的落脚点。在陶瓷界,准格尔旗虽非举世皆知,却早有捷足先登者看准了这里富积的"高岭土"资源。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已成为众多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引擎。传统陶瓷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完全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全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本文简要追踪、观察我国陶瓷创意产业发展进程,引发进一步推动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陶瓷创意产业的陶艺推广中国是全球公认的陶瓷文化发源地,陶瓷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佛山陶瓷产业一直在我国陶瓷出口中处领先地位,但近几年佛山陶瓷出口额增幅成明显缩减的趋势,品牌化意识不强,环保问题突出等成为阻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文章介绍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出口现状,并以东鹏陶瓷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其出口模式中最为成功的因素:注重品牌国际化建设、走定制化跨境电商之路、提升技术创新力和坚持低碳环保,并提出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对佛山陶瓷出口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邹美常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05-109
珠宝饰品作为奢侈品是否能适应线上销售,还需对消费者购买欲进行研究。基于文献梳理,借鉴前人对网络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收集212份有效样本,并运用SPSS和Amos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家信誉、价格质量、网购流程和售后服务对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感知风险对网购珠宝饰品意愿也具有负向影响,即感知风险越高,网购珠宝饰品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12.
李雨青  左和平 《特区经济》2007,225(10):177-178
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景德镇这一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城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开始陷入困境。如何振兴陶瓷产业是景德镇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培育和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于景德镇而言,发展陶瓷产业集群,应当学习当前国内外发达陶瓷产区的经验,但更应研究古代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史中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3.
河北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主产区和出口基地,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资源优势;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制约,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瓶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河北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就如何明确产业技术定位、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配套措施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对落实科技创新驱动河北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WTO对我国珠宝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端 《特区经济》2007,(2):224-225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珠宝首饰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蓬勃发展的国内市场,珠宝首饰行业和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发展,是我国珠宝首饰界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的建筑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建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陶瓷产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分析我国建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大多数国内学者将建陶作为陶瓷中的一类进行分析,而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就更少了。为了更加客观地和有区别地分析中国建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发现其国际差距,本文使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指标,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建陶强国进行比较,对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建筑陶瓷产业虽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产品上,而且与意大利等强国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在此结论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帮、会馆是商人为了降低商业运行费用、降低交易风险、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而在明朝时期主导、在清朝不断壮大并适应形势变化而演进的商业组织创新形式。作为营销申介,瓷商的作用是市场与瓷器工场的连接纽带。商人、商帮在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申发挥了市场的实现、反馈和调节功能作用,降低了陶瓷科技与产业封接成本;发挥了市场调节的功能,保证了集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梅  殷耀如  李帅 《改革与战略》2012,28(8):115-118
近年来,在世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景德镇市政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定了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并制定各种政策以引导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集群大有形成之势。文章在深入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基础之上,对集群的一般生成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分析和揭示了景德镇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生成模式,旨在为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王登凯 《改革与战略》2008,24(1):99-103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文化产业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薄弱;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力度不够;文化产品的巨大的需求不能实现,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等等。由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旧社会历代政府对陶瓷产业实行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在允许私营的同时,政府也举办了一些国营陶瓷事业(官窑)。但是,当陶瓷产业成为政府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时,政府则采取了国家机会主义政策,直接举办国营瓷场——官窑.在历代中央政府的强力扶持之下,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很快形成并迅速发展壮大,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甚至世界陶瓷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中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全球竞争已经全面展开,显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全球制造业最强的国家。面对竞争,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体究竟如何,需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判断。本文将我国制造业分为传统制造业与新兴制造业两部分,分别分析了这两类制造业现实的国际竞争力,认为我国的传统制造业目前是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制造业是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然而,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弱化,因为其产出效率与附加价值创造存在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保持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提高新兴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就成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给出了新的战略思路以及可行的战略对策,这就是"抓住制造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提高效率入手,增强制造业人力资本,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基础,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直接把握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形成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先进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