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实践与自然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扬弃了近代西方的机械自然观,修正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客观深入地剖析和把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共存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用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实践的方法在社会历史中去理解和考察马克思的自然观,展现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治理指明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以及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然观建立在感性劳动的基础之上,感性劳动的发展体现了人自身的进化过程。这种思想注重人本质的实现,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但是,在当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行为,进而导致了社会机体的生态危机。马克思自然观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论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指导人类运用正确的理论处理当下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因素,马克思自然观进而成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紧张和对抗,从而使由其所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自然中心主义”自然观则直接脱离了现有的哲学和伦理学框架,无法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作出合理的说明。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人化自然观,它赋予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与统一,尤其借助人工自然的两重性后果为人与自然在和谐中发展设定了效率与公平兼顾的选择区域。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特征为正确认识生态问题的根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凸现的原因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应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和当今的国际形势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诠释,这是因不同的历史、制度、宗教和文化所致。维吾尔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及其传统生活习俗和传统禁忌习俗中的生态自然观,将对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旧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这种辩证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人化自然辩证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阐述中,它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卢文涛 《大众商务》2010,(16):206-207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旧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这种辩证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人化自然辩证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阐述中,它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针对计算机专业提出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结合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探讨符合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郭崇 《中国科技投资》2013,(Z4):220-221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如何保卫我们共有的家园、如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环境成为摆在地球人面前的课题。自从接触日语以来对日本人的自然观及环保行为感触颇深,本文聚焦于日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行为,就其成功经验进行考察和分析,期待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在田园诗歌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自然观有三个着力点:自然是美和善的;自然有"真",是灵魂的归宿;人面对自然应"委运化迁"。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空间观念、环境观念与审美观念的发展,立体绿化成为当下建筑绿化设计的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在形态方面,不确定的模糊化是立体绿化的重要特征及基本特点。模糊化的绿化建筑突破了对建筑的认知,绿化建筑不再孤立于环境之中,所表现的不仅仅只有建筑的结构美,还可作为人工自然观的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14.
何承天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学者、思想家,《元嘉历法》和《十二平均律》代表其天文历算、音律等领域的成就;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宇宙自然观、"有""无"论和"形""神"论三部分内容,本文于《何承天的宇宙自然观》之后,继续探讨何承天的哲学思想的"有"、"无"论。何承天坚持"有"不能等同于"无",与佛教徒宗炳的空无论进行了辩难,从哲学意义上坚持"有""无"概念的规定性,斩断了佛教徒常有即空无诡辩逻辑。  相似文献   

15.
站在生态批评视域下赏析《李尔王》的"自然观"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够体现整个环境系统内部的微妙联系,进而使人想到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在《李尔王》中,"自然"是它的关键词,文章是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挖掘正文的两种自然观,并以"荒原"意象揭示其中的含义,表述荒原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特别是动物权利理论考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鹿跳泉》,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对动物痛苦的关注,为其浪漫主义自然观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当代生态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技术理性主义是发生在近现代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立根于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的一种文化思潮,其核心思想是技术万能论。马尔库塞从技术价值非中立化、技术发展的双重性和扬弃技术异化的途径三个方面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内涵丰富但并非完全正确,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要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要树立新自然观,二要搭建道德与科技的互动平台,三要全面深化各领域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对高校来说势在必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培养具有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生态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费洋巴哈哲学中的自然观及两者间的对立与割裂,从而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教育要面向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 ,片面现代化的价值观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只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 ,实现价值观的变革和重建 ,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对大学生进行自然观、发展观、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的教育要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