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恩会 《新智慧》2007,(6):18-19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某些转让货物或提供劳务的行为虽然不完全具备销售的基本条件,但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来处理。本文将视同销售分为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和没有专门处理规定的视同销售,并分别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确认为收入尚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也给教学带来不便.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中有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规定,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做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视同销售在会计上并没有直接给企业带来货币性经济利益的流入,而在税法上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从税收的角度上认为它实现了销售,产生纳税义务。由于增值税法中的视同销售与会计视同销售的规定不尽相同,故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难免会容易混淆。本文基于新税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八种增值税视同销售的税务和会计处理做出辨析。  相似文献   

4.
初国清 《新智慧》2008,(10):36-37
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对在境内销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征税。对企业而言,有些经营行为即使不是销售也要纳税,称为视同销售。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照一般销售,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第二种方法是不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销货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对于税法中规定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加之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对该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这类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再度被关注并讨论。笔者总结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并就此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会计与税法实务中,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有不同的认定,视同销售业务一直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是视同销售业务是否要确认收入;二是如果要确认收入,应依照什么标准确认。该文以视同销售业务为中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和税法等规定,对这类业务中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并分类努力探讨其收入确认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提出会计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视同销售"是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产生的。目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法规均制定了"视同销售"方面的规定。由于各税种的规定存在差异,纳税人容易发生错误履行纳税义务的问题。本文就四个税种的视同销售进行归纳,比较其中的不同,并对会计处理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现行税制中视同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概念缺乏解释,流转税与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范围不规范、不协调;对同样的视同销售行为税务处理方法存在争议;视同销售会计处理方法不统一。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税收法规,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和明确;尽可能使流转税与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范围协调一致;规范特殊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方法,尤其是对视同销售中赠送的税务处理的规范;统一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有不同的认定,视同销售业务一直是会计财务处理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是视同销售业务是否要确认收入;二是如要确认收入,应依照什么标准确认及如何进行财务处理。该文以视同销售业务为基础,分别站在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角度上,对这类业务财务处理的不同观点予以浅析,努力探讨这类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和进项税额转出是增值税业务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由于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业务的行为较难区分,在实际工作中常因界定不清二者的差异,而在会计处理上产生混淆.在处理这两类业务时,应根据业务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存货主要是材料,其核算有一个原则、两个要点:一个原则是材料对外投资视同销售。两个要点一是确认投资的增加,登记存货的减少;二是确认投资基金的增加,登记一般基金的减少。视同销售是税法对存货投资的要求,结转事业基金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确定的核算方法。视同销售的做法比照企业,确认投资基金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