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创业行为、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利用来自产业集群的310名创业者的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关系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创业行为中的机会识别、资源整合、模仿行为对机会捕捉知识溢出和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有正向影响;网络建构对两者的影响不显著;团队组建对机会捕捉知识溢出有正向影响,对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显著;机会捕捉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中的产业关联和主体交互维度有正向影响,对集群创新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溢出对产业关联、主体交互和集群创新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荣帅  李庆满  李乃文   《技术经济》2017,36(8):24-30
考察了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研发竞争和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采纳潜在主导设计的影响。通过数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集群企业间的研发竞争有利于主导设计的形成;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对主导设计的形成也有正向影响;企业间的研发竞争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主导设计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 “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程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0):119-122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逐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知识溢出则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重要的知识活动之一。通过对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的特征和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模型,结合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的特点,对其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利用集群促进知识溢出是提高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集群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部分装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却并未因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得到明显改善,集群创新效应仍未凸显,较高的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快速的技术扩散速度降低了创新型企业拥有知识的垄断价值,影响了正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了负效应即“知识溢出悖论”。文章结合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特点,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知识溢出悖论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相关对策,包括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装备制造业集群平台建设、强化核心企业扶持力度等,以期为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集群知识系统中政府干预措施和企业知识活动影响企业知识获取能力,进而影响集群知识传播绩效的实现。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直观感觉的前提下,提出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构建了基于政府干预和企业知识活动视角的集群知识传播绩效作用的机理模型;根据文章研究的基本假设设计了概念模型中各变量的初步测量指标,在面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测试与修正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的最终调查量表;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知识获取和知识溢出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且基本平衡;企业知识活动基础对企业知识获取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企业知识获取能力对企业知识溢出能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的双重溢出效应对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存在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变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的竞争力也日益表现为对知识占有和利用之间的较量,研发创新、知识吸收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本文分析了集群内知识溢出主要通过集群内企业间人员流动、集群内企业间观察模仿、集群内企业非正式交流及集群内企业衍生等途径来实现。探讨了集群内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与区域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激活创新活力,增强区域的整体创新功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有利于集群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流动提升区域竞争力,从而形成集群区域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逆全球化思潮下完善吸引外商投资政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发布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研究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并揭示其引致的外商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具有显著的吸引外商投资作用,且这一作用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受政策影响更为显著的是低技术行业,行业集中度对政策发挥吸引外商投资作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整体来看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企业TFP产生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高市场集中度、 中低技术行业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在位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对退出企业和进入企业TFP未产生显著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秀武  王波 《技术经济》2009,28(10):1-5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综合考虑了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引入该函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因素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 Verspagen&Caniëls 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史欢  李洪波 《技术经济》2022,41(1):66-76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外部性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91个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外部性的Mar效应和Jac效应进行测度,并给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外部性的辐射范围,定量计算知识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ac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同时兼论了Mar效应和Jac效应,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区域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溢出具有促进技术转移和诱发技术模仿的正、负两面效应,无节制的技术模仿将导致产业集群内部的核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时出现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集群企业的组织间关系构建了集群网络的持续创新模型,以大连保税区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产业集群技术溢出正向利用机制生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途径。研究认为,组织间学习和网络能力在产业集群有效技术溢出的正向利用过程中各自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克服技术模仿等造成创新集群动力缺失的关键在于形成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态势。本文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讨论,尤其针对如何有效减少技术模仿等负效应的产业集群发展难题,分别从集群企业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取舍、破解集群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以及平衡集群中的竞合关系这三个方面,为管理实践和政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集群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正逐渐取代资源禀赋、地缘优势等传统集群动因而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企业追寻知识溢出的选址行为,本质上是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维持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但集群内知识溢出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企业产业集群选址的决策,实质上取决于企业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  相似文献   

16.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入新网络特征——空间集聚结构发现,我国企业集群知识溢出存在空间模仿效应。为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修正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考察大学衍生企业网络嵌入演进对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关联、信任、关系联结规模和中介中心度有助于提高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水平,知识认同度和互惠程度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最优均衡;网络嵌入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模仿效应,在连续性知识空间更多表现为邻近效应,在间断性知识空间则表现为异质效应,集群内空间模仿效应强于集群间;在控制空间效应后,仅在波纹状集聚结构的环渤海集群存在结构洞与知识溢出的负向关联。基于上述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海洋装备集群未来发展政策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规范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商务智能(BI)产业集群内5家创业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探索性分析产业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扶持、行业氛围、基础设施、知识与信息共享以及产业互补是集群内的创业优势;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倒逼效应、网络效应、迸发效应、链锁效应、扩散效应等知识溢出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在创新两阶段均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二者的地区交互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即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技术研发阶段为正、在成果转化阶段不显著,邻近地区创新绩效对本地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在两阶段均为负;分时段看,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双向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其地区交互作用则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强,且在空间溢出效应中表现出创新阶段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引入新网络特征——空间集聚结构发现,我国企业集群知识溢出存在空间模仿效应。为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修正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考察大学衍生企业网络嵌入演进对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关联、信任、关系联结规模和中介中心度有助于提高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水平,知识认同度和互惠程度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最优均衡;网络嵌入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模仿效应,在连续性知识空间更多表现为邻近效应,在间断性知识空间则表现为异质效应,集群内空间模仿效应强于集群间;在控制空间效应后,仅在波纹状集聚结构的环渤海集群存在结构洞与知识溢出的负向关联。基于上述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海洋装备集群未来发展政策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