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构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投入产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投入产出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系数来分析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各产业的发展顺序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问题 ,为重庆市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曾冬生 《时代经贸》2008,6(8):123-12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分析新疆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分析新疆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相互依存度,各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以及波及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斌  刘朝明  李亮 《生产力研究》2007,(16):115-117
对产业关联强度的研究在产业经济理论上是一个新的进展。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不同省级行政区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制定相关的区域产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文章以MRIO模型为原型简化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两个新的系数,使得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区域间产业关联强度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四川和重庆之间七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其模型,依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资料,计算出金融业及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有关指标,从总产出及其使用情况、总投入及其结构、直接产业关联和完全产业关联等角度,就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完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业是江苏省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但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分析新疆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分析新疆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相互依存度,各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以及波及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56(1):120-122,127
本文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分析了山西省2002年产业关联特征,并与1997年山西产业关联和2002年全国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山西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依然是双高产业;通用、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差异.本文运用产业梯度模型,以广东、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一市为比较样本,通过对绝对产业梯度系数和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对全国产业梯度格局和湖北省的产业梯度地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任晓辉 《经济视角》2012,(4):14-15,28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过热、过快发展,房价居高不下,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投入结构等指标,定量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明确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丁红朝 《经济师》2007,(1):261-262
“泛珠江三角洲”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深层次来看,区域产业分工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最根本动力。针对“泛珠三角”九省产业整合,文章计算了“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工业25个行业的工业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选取出每个省的专业化主导产业,据此对九省的区域分工现状进行了分析。九省工业一方面产业梯度明显,另一方面存在产业结构“同构化”、“低度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论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用水分析的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出一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依据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和用水乘数的计算模型,选择缺水较为严重的宁夏地区进行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产业间接用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分析产业用水时,不能简单以直接用水系数衡量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应正确区分产业用水性质,为缺水地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和依存度系数揭示,我国高耗能产业部门生产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碳关税征收在减少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同时,由于其产业影响力较大,会对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产生较大的波及。高耗能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表明,当各个部门的最终需求变化时,其生产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碳关税对高耗能产品的征收最终会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波及各个产业部门,进而全面影响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燕  李健 《经济地理》2012,32(4):90-95,102
针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趋势,选取了经济系统的序参量,对资源再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进行了有序度分析,运用熵值法赋权,计算了系统协调系数,以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协同度模型,设定了协同发展的判别标准,并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市资源再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系统协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3-2009年天津资源再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系统的协调系数与协同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处于从传统协同模式转变为资源再生产业追随型发展协同模式的过程中。最后,提出了增强两系统间协同程度的建议,为实现资源再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同步发展提供了量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产业转移新浪潮的推动下,东部企业不断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为了西北地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选择该地区适宜承接的产业成为现今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专业化系数、市场份额等指标,探寻西北地区具有产业承接比较优势的行业,再对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进行分析,以产业对接为依据确定西北地区适宜承接的产业方向及具体行业.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情况越来越突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科学地选择承接产业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得出我国的产业梯度情况,并运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低梯度地区应承接的产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更快、更好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投入产出表分析安徽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安徽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出发,依据主导产业指标的选取原则,选取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系数,然后由投入产出表计算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系数,从产业关联方面分析安徽省各产业的影响力、感应度、技术、劳动投入结构、经济效益等指标系数与主导产业的关系,综合各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依照排名得出主导产业,最后对安徽省主导产业的选择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保障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根据多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诱发系数等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发展正在由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金融业作用迅速提高;利用动态归因矩阵模型,分析发现2002-2007和2007-2012时期需求拉动增强型的产品部门,由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第二产业逐渐转向商务租赁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发现制造业生产效率不高、高技术产业发挥作用缓慢、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力低且不敏感、消费需求拉动不足且城乡新消费热点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按照“有效顺序”发展原则,提出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导居民消费转移等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分析自然资源型产业效应进而分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对自然资源使用的合理调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2002~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自然资源相关部门的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进行改进,发现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部门的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被高估,基于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别;通过消费、资本形成、出口的影响作用也各不相同。模拟不同情形下减少自然资源使用对GDP的影响,发现减少燃气和水作为中间使用、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产品作为最终使用对GDP的影响最大,不同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所需的技术改进力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是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兰州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合产业现状和资源优势,明确兰州市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源型产业显示了承接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一、投资应瞄准高关联度行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从而表现为产业关联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两个反映产业关联度的系数。从感应度角度看,供不应求时,应优先发展感应度系数大的行业。感应度系数反应的是,当每个部门均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大。经济增长加快时,感应度系数大的部…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四省市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测度,据此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引导、园区配套、技术支撑等角度提出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