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案解读:eBay与TOM在线合作组建新公司美国人管不好了交给湾人管,台湾人管不好了就卖给大陆人,卖给大陆人这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说是中国企业家的又一次成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从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没有一个赚钱的,几乎都是赔得一塌糊涂。《当代经理人》:如何评价这两家公司的合作呢?郭凡生:我不认为这是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并购”,等于TOM无偿并购了易趣,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自豪。你把公司送给我了还得倒贴4000万美金。《当代经理人》:业界认为TOM接手易趣是“烫手的山芋”,你是怎么看的?郭凡生:这个说法不正确。第一,C2C、B2C…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时代》2005,(8):94-95
虽然很多人有在外企工作的经验,但是真正地在异国工作一定会有更多的麻烦,一定会需要更多的“锦囊妙计”。《中国新时代》通过对300名经理人,其中包括部分有海外工作经验的经理人的调查,总结了10条海外工作的实用法则。  相似文献   

3.
德鲁克曾经说:“管理可以学习,但是很难教导.”意思是经理人的自我启发非常重要.然而,作为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CEO、董事长,安迪·格鲁夫不仅有着深厚的管理经验,而且是从基层工程师做起,所以他不但善于“用脑思考”,还实事求是,懂得“用手思考”.其管理学经典著作《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讨论了攸关中层经理人绩效表现的各项实战技巧,是一本指导经理人从优秀员工向经理人转变的“教科书”.本刊特摘编书中精彩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资讯     
给职业经理人空间职业经理人才能给企业以回报贵刊第六期刊登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并非一道难解的题》,我觉得对中国民营企业很有指导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创始人一方面渴求职业经理人,一方面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完全放心,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其实中国那句古话说得很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核心问题是信任问题。老板要明白职业经理人能够为公司贡献什么,职业经理人也要清楚公司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竭诚合作一定可以共赢。我们公司由于是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几乎每个产业都由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5.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05,(5):101-105
“如果你爱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很著名的谚语,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经理人来说,恐怕再贴切不过了。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走出去”来实现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经理人也随之“走出去”了。对于这些众人眼中的海外精英们,他们在外派期间,经历了哪些苦痛和体验呢?同时,又取得了什么经验和教训?通过这几位外派经理人的经历,也许可以从中折射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有时,是天堂还是地狱,可能只在一念之差……  相似文献   

6.
晓庄 《中外管理》2006,(9):114-114
忠诚,是一种品质 当我就这个案例与一些经理人交流时,大部分经理人都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忠诚于企业,这无可厚非。既然是职业经理人,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这应该是心中的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品在海外遭遇的所有尴尬,重庆力帆几乎都经历过.<中国新时代>2006年1月号采访力帆海外经理人牟刚时,他很无奈的说,力帆汽车不论是外观、动力等参数上都好,却不得不接受价格比别人低的事实.这样的困境,连尹明善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90%的公司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著名管理专家呼吁:“职业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在尚未真正成熟起来之时,就被推上了国际化的大舞台。一直以来,“经理人要怎样成长”成为职业经理人讨论的主要话题,却忽略了“经理人为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品在海外遭遇的所有尴尬,重庆力帆几乎都经历过。《中国新时代》2006年1月号采访力帆海外经理人牟刚时,他很无奈的说,力帆汽车不论是外观、动力等参数上都好,却不得不接受价格比别人低的事实。这样的困境,连尹明善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一向做事高调、做人低调的尹明善喜欢如此介绍自己:“我,老尹。”这位半路出家,45岁造摩托车,凭借20万元、10年时间积累18亿身价的力帆集团总裁,在2002年,自己65岁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造汽车。2005年底,重庆力帆集团旗下的力帆汽车终于等来发改委一纸造车“准生证”。尹明善探寻的将国外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0.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在中国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在制度建设上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提高到了经济制度改革的高度,说明了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在完成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后,国资委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作为2016年十项改革试点之一,这又说明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紧迫性.关于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讨论大多数还停留在泛泛的议论之中,可操作性的建议却不多.笔者认为,要破解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难题,必须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生产“仕奇”西装的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在几家全国性报纸上刊登广告,向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海外品牌”提出挑战:承诺在同等价格上,“仕奇”质量要高于对方;在同等质量上,“仕奇”价格要低于对方,并且欢迎任何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海外品牌”应战,欢迎任何权威机构以国际通行标准对“仕奇”与“海外品牌”进行比较检测,欢迎消费者参与质量评判.“仕奇宣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识之士纷纷发表评述,从多方面指出了“仕奇”现象的深刻内涵,受“仕奇宣战”的启发,本文试就创名牌与营销竞争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引人注目。在TCL、联想集团并购后,涌现出系列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海尔竞购美泰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功败垂成;阿里巴巴“吃掉”雅虎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案,南汽并购英国MG罗孚汽车扑朔迷离,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等。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发布的一份名为《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说,中国目前处于对外并购的第四次热潮,今后几年对外并购将继续发展并日益活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刚完成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中,跨国并购和股权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2004,(7):33-36
目前在中国,有人说家族企业封闭、守旧、效率低下,应当聘请职业经理人,“大楼是我的,管理大楼的未必是我”;而家族企业的拥护者又说这样的结构更能够信任,主人翁精神更能得到充分体现,“上阵父子兵”。那么,中国的家族企业到底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呢  相似文献   

14.
王佳航 《英才》2004,(1):8-8
很喜欢《中国管理年度报告》这组策划,有新意。不过,关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概念,我多少有些不同意见。时代变迁,《英才》对“职业经理人”这个团体的认知很敏锐,但是关于“企业家”内涵的变更,我觉得有些生造。自然,《英才》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把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界定出来,给职业经理人和投资人以不同的形象和素质。值得思考的是,以“企业家”这个词汇和“职业经理人”对应是否合适。中国有很多类似的词汇:作家、科学家、画家……“家”  相似文献   

15.
鲍盛祥 《经营者》2001,(7):12-14
世上没有虚拟的上帝,更没有万能之人。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中国职业经理人浮出水面。他们接受资本所有的委托,代理其经营管理企业,成为活跃于中国经济舞台上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面对入世,面对WTO的挑战,有人说,如果如有一批高素质的经理人就没有中国企业的现代化。也有人说,如今职业经理人是“小姐身子俾奴的命”。每当面对这种说法,我们的心情是沉重而复杂的。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才驱使我们策划了本期选题。——牵挂职业经理人。其用意旨在唤起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胡旋 《企业文化》2005,(7):40-43
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说:田溯宁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有一种“革命的理想主义”。一次我们一起去美国,当时到处都在谈互联网,田溯宁爱互联网爱得不得了,他对我说:“以后我要把光纤的外皮做成血管的颜色,光纤就是以后中华民族的大动脉。”那时我对互联网了解得不多,对他  相似文献   

17.
林少斌很实在,他对着媒体说:“想二十年后的事情确实想不清楚。我们现在每年做一遍五年规划,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就是要把五年的事情办好。”如此实话实说真有点那个……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3,(12)
什么都可以说三个多月前,有人撰文提醒“空降”国内软件企业用友一年多的何经华,当时用友以及何经华本人都感到刚交了一张比较满意的答巷:用友2002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93元,净资产收益率8.86%,净利润总额9160万元。该文章笔锋直指几个细节:之一就是提醒何注意自己来用友一年多的曝光率已经远远超过用友的真正主人——王文京;之二是具体做事细节不耶么讲究,会引起多心者的质疑。同样做过职业经理人的台湾工商银行总经理骆锦明曾说:“做职业经理人要有分寸,不要奢求和老板一样。君臣有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各种场合听到不少企业家说要做中国的杰克·韦尔奇.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种"朝圣"般的心情不难理解--被歌颂为"20世纪最伟大的职业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的确是当代西方经理人的个中翘楚.  相似文献   

20.
<正>职业经理人要转变要解决思维方式,转变心态和 自己的行为,必须从这三个方面来转变:融、和、适。 首先是融 所以所谓的“融”,还是要把个人的职业命运跟企业 的命运融合到一起。这个不是说职业经理人一定要绝对效 忠企业的创立者,但是他要忠实于企业本身这个生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