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在特定的过渡期内采取的具有特定性和歧视性的限制保障措施。2009年美国通过了对华轮胎案,轮胎特别保障措施的实施对我国轮胎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轮胎出口遭遇特别保障措施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早在2009年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对来自中国输美轮胎的调查,同年9月11日奥巴马代表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产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02-2006年间立案的20个对华特别保障措施案例,利用6位税则号涉案产品的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考察了对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过程中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和大小,发现特别保障措施不仅导致了指控国从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减少,而且促使从非指控国同类产品的进口增加,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4.
受出口大幅下滑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降的速度均为两位数,1/3的企业亏损。此背景下,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关税。此事件被称为中美轮胎特保案。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业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自此,轮胎特保案拉开帷幕。至9月11日:美国白宫宣布,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3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1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2年加征30%,第3年加征25%。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WTO特别贸易通报数据库,基于异质性理论建立多维度固定效应的线性概率模型,考察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和企业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美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决策和出口贸易额的负面影响范围广、程度深,通过划分出口产品结构与企业产权性质,本文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和私营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第二,异质性企业理论成立,且美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不存在歧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利用制造业升级及自贸区战略的契机,努力缩小与美国的标准差距,并合理有效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6.
出口、异质性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假说,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和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法克服潜在的同步性偏差和选择偏差问题,在从微观角度充分控制企业异质性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而对自我选择效应的检验结果警示,本土企业以低劳动力成本而非高生产率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保证中国开放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2009,(10):80-83
今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中国产轮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调查程序,即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配额限制,要求从每年进口4600万条减少到每年2500万条。  相似文献   

8.
出口加工区外部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 《经济师》2004,(9):53-53,55
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国规范加工贸易和加强加工贸易管理的举措之一 ,其目是为保障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文章从经济学角度 ,通过分析出口加工区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以及挤出效应等 ,明晰其对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进而提出出口加工区发展政策与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服务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具备较高生产率的服务业企业会主动选择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进入出口市场后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出口学习效应);而中国制造业企业未出现自我选择效应,仅发现了出口学习效应。这一结论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3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市场份额效应、联合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份额效应是带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联合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不含2010年) CEPII-BACI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全球生产网络出口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生产网络出口位置提升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内资企业、中高技术水平行业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低需求市场集中度企业全球生产网络出口位置提升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全球生产网络出口位置提升通过信息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企业创新。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厘清全球生产网络出口位置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升级效应具体包括学习效应和结构变动效应两个方面。本文首先利用出口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学习效应,除一般贸易方式部门具有绝对技术效率优势外,其余结构性部门和整个出口部门均属于低绝对技术效率生产部门,但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及其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部门在推动三次产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学习效应。其次利用分解技术和VAR模型研究了结构变动效应,发现在长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结构变动有更显著的反应,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制度建设、贸易方式、商品结构、贸易主体和产业集聚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却频繁遭遇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欧盟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简称“特保”)的限制,特保成为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本文从特别保障措施自身特点以及中国和欧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特保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国的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三角贸易指数刻画了中关韩三国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并对“韩国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韩国出口中国中间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品”的贸易模式是中关韩三角贸易关系的实质,并基于此建立了包含美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变量的中美出口贸易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都受到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即存在显著的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在长期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有正向的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其效应弹性要小于中美汇率双边波动效应弹性并与之方向相反;而短期内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2007年对中国提起8起反补贴调查案件,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和谐的音符。反补贴有可能成为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措施之后,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贸易救济措施。文章将从中国纸品行业角度出发,考察在美对华铜版纸反补贴调查过程中,中国纸品行业受到的影响状况。通过卖证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纸品市场是中国纸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反补贴调查期间,中国国内纸品生产影响不大;美国市场纸品的价格变化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纸品数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美对华铜版纸反补贴调查对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 《经济师》2008,(10):99-100
美国在2007年对中国提起8起反补贴调查案件,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和谐的音符。反补贴有可能成为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措施之后,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贸易救济措施。文章将从中国纸品行业角度出发,考察在美对华铜版纸反补贴调查过程中,中国纸品行业受到的影响状况。通过卖证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纸品市场是中国纸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反补贴调查期间,中国国内纸品生产影响不大;美国市场纸品的价格变化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纸品数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FD 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出口、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垂直专业化分工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15年省级层面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垂直专业化有效地提升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但在金融危机后垂直专业化的提升效应减弱了。垂直专业化对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可以通过研发投入和劳动生产率机制实现,但垂直专业化的研发效应较弱,通过研发投入机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较为有限。此外,垂直专业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对绩效较好企业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而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因此,为提高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适度考虑地区企业的特征因素,以充分发挥垂直专业化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现有研究关于出口企业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的检验常常忽视企业的微观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大样本微观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表明:国内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的静态优势,不存在“生产率悖论”。总体层面上,出口企业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这种自选择效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资本密集度企业均存在。在考虑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的情况下,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同时进入国内外两个市场,表现出自选择效应;而低生产率、高出口强度的企业选择进入国外市场,不存在自选择现象。,此外,短期内持续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为负,并且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学习效应稳健为负,怛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的出口学习负效应能快速扭转为正,出口强度低于50%的企业学习效应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了出口对企业获得的集聚经济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把集聚经济细分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用来估计出口对地方化和城市化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企业个体特性后,不出口企业获得的集聚经济效应显著强于出口企业,不出口企业获得的地方化和城市化经济效应都显著强于出口企业,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均是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存在;相比地方化经济效应,不出口企业获得的城市化经济效应比出口企业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