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明琦 《时代金融》2014,(7X):224-224
贵州省是西部比较落后的省份,扶贫工作重心在农村。近些年针对贵州农村扶贫,贵州省先后实施了产业扶贫、信贷扶贫、对口帮扶扶贫、财政扶贫。但是这些扶贫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本文分析贵州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是西部比较落后的省份,扶贫工作重心在农村。近些年针对贵州农村扶贫,贵州省先后实施了产业扶贫、信贷扶贫、对口帮扶扶贫、财政扶贫。但是这些扶贫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本文分析贵州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贷、农业保险扶贫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2017年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农业保险"三种金融扶贫模式的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扶贫效率有正向影响,"农林水支出"的作用相反。剔除环境干扰后,三种模式的扶贫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区域间差异缩小。此外,"农村信贷"模式下西部地区扶贫效率高,"农业保险"模式下东部地区扶贫效率高,"农村信贷+农业保险"模式下中部地区扶贫效率高。因此,各地区应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赋能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系统总结传统“+贫困户”带动模式和政策性金融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模式的现存问题,梳理了未来产业扶贫的新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农业+高端产业”,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投融资机制——“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模式、“基础设施”收益平衡模式和“投贷结合”产业基金模式,破除了传统模式的痛点难点。最后,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林扶贫项目为例,提出了“四融”“四到”规划先行、强化全流程动态风险管控、协助构建合格融资主体、健全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完善前后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分类分层的扶贫长效机制等合理建议,助力扶贫资金实现产业可持续内生造富。  相似文献   

5.
金融在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后扶贫时代后,贫困治理重点发生变化,金融扶贫也应在总结前期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改变扶贫模式,以适应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需要。“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破解了农民“贷不到”、银行“不愿贷”、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难的三大问题,大大降低了涉农贷款的申请难度,为贫困户脱贫引入资金活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文章基于对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分析后扶贫时代金融扶贫的难点,认为需要将金融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增强贷款产品的灵活性、实施居民家庭金融能力提升计划等,从而实现参与各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金融扶贫的政策背景和金融扶贫投入情况,之后分析了金融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认识和观念问题,政策上的“全覆盖”与现实需求有很大距离,免抵押和免担保增加了金融资金运行的风险等,最后提出了创新金融扶贫方式的对策建议,包括尊重市场运行规律,用“结构贷款”取代“全覆盖”政策,对农村贫困户要进行起码的发展和还贷能力评估,担保和抵押要区别执行,尽快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单腿模式”要向“多元模式”转变,高度重视“债务偿还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的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地方实践探索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扶贫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政府越位以及农民缺位导致难以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文章在协同治理理念下,分析了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的困境以及产生困境的原因,给出了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贫困县为例,论述了基于促进贫困户信贷融资、通过信贷资金资本化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分享利润分配、增进财产权收益、实现增收脱贫的精准化金融产业扶贫的创新机制,介绍和分析了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模式和创新机制从精准识别、贫困户产业开发参与模式和利益连接机制完善、多重风险防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畅 《时代金融》2013,(15):192-193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改革农村扶贫工作模式,小额信贷作为新型扶贫方式,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在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脱贫目标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根据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推动吉林省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是“八七”扶贫攻坚工作的最后一年,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逐步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每年从有限的财力中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逐年加大,已大大超过了“八七”以往年度的资金投入。通过“八七”扶贫攻坚,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虽然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我国农村的实际贫困状况依然堪忧,除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等客观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不少问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以及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不断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本文立足于宁夏固原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结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探析数字时代背景下基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本手段,是破解农村扶贫难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基于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与通过乡旅结合方式与结构转型相互作用,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利方式。本文以云南大理的下关茶厂和茶马古道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产业延伸与转型共同推动脱贫工作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该地区的实践模式和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快产业延伸与转型从而推动农村脱贫工作的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对恩施州从农信社获得过贷款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结合从当地农信社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从覆盖力的视角对恩施州农信社的社会扶贫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统计描述。研究发现:以农信社为首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社会扶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微型金融机构已出现偏离其“社会扶贫”功能的趋势,而且,金融服务落后和金融产品单一是制约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背景下,利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明确了生计模式和致富意愿是产业扶贫政策降低脱贫群体生计脆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生计模式呈现了更为明显的渠道效应。在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本文为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是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举。而金融在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中不可或缺,要想发挥金融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要素集聚作用,就需要构建结构完善、高效运行的扶贫金融制度。本文首先介绍了孟加拉国、印尼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扶贫金融制度结构,然后对比考察了各国扶贫金融制度的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各国金融扶贫制度构建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对完善我国扶贫金融制度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百色市扶贫开发的经验和启示,分析研究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和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综合判断信贷支持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提出新时期西部山区扶贫开发的金融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推进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区。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如何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扶贫工作体系,对于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Using state-level data from India over the period 1983–2005, this paper shows a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pth (as measured by credit volume) and rural poverty. Instrumental variable regressions suggest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robust to endogeneity biases. Furthermore, financial deepening has a bigger impact on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an outreach (as measured by branch penetration). We find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financial deepening reduced poverty rates especially among self-employed in the rural areas and also supported an inter-state migration trend from rural areas into the tertiary sector in urban areas, consistent with financial deepening being driven by credit to the tertiary secto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financial deepening contributed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by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nducing geographic-sectoral migra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实证考察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发挥的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有利于减贫,但部分贫困县域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减贫效应明显高于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财政政策显著抑制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且贫困程度越深的县域,抑制作用越大,即两者尚未形成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