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以其特有的自然资源的开发类型作为基础和特征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强化了人类改造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手段和能力,所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也同时进入了工业明阶段,但与此同时也再现了很多使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拟结合新疆就西部开发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辩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本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西部自然资源优、劣势之所在;认为自然资源优势不等于区域经济优势,转变自然资源劣势也蕴涵着区域发展的契机,西部大开发的着眼点应是发挥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转变劣势,重建秀美山川,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吉永富 《黑河学刊》2013,(6):157-158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不论是资金、人才,还是基础设施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因其发展缓慢,更应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在通过对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应从资源建设的几个方面阐述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姚俊开 《特区经济》2007,226(11):200-202
民族法律资源可以保障国家对西部及民族地区投入的兑现,保障国内外技术和资金进入方的合法权益,促进西部及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充实民族法律资源,贯彻自治法、用活自治权,严格执法、强化监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民族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慧文 《西部论丛》2002,(12):29-30
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独特形象。重视形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地区形象是一个地区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区域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一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深刻印象。美好的地区形象是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7.
8.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特区经济》2005,(8):217-219
长期以来西部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过分注重物质投资,而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对本地人力资源开发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也成为与东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仅仅依靠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以及原始劳动,来发展较高的生产率的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人才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因此,  相似文献   

9.
金碚 《开放导报》2001,(10):14-15
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最终要看西部地区肥否形成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保持性的环境生态支持系统之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而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投资的获得将越来越取决于各国各地区地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投资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西部11省、市、区(除西藏外)2008年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处于中等水平,其它资源承载力(主要是能源矿产资源)处于低水平,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最后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在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9.3%,涉及18个省(区、市).目前,北部地区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近30年来,因沙害而弃耕的农田达12.7万公顷,尚有40多万公顷处于沙害的威胁之中,在风沙线上有679个村镇时刻处在被流沙淹没的危险之中.自2000年3月以来,我国连续出现了十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是近50年来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结论实事求是地对我国现阶段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做出了客观判断。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这个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年代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尺度上是不可能再生的,即使其数量再怎么丰富,总有一天要耗竭殆尽.而且这类矿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埋在地表之下并与其他一些资源如水、土壤、岩石等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系统性结构即资源系统或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4.
15.
<正>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从1991年开始,西部贫困地区要在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开发新阶段。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多数农户过上较宽裕的生活,初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朱明利 《魅力中国》2010,(18):67-68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其次,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因此,国家和教育部今后扩招的计划内指标(带有财政支持的)应重点放在西部高校。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科学规划人才开发战略;加大人才教育培训的力度因此,一是加大西部各县(区)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增大培训面,按发展时段培训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前有关研究西部大开发的课题很多,但最基础 性的研究是要讨论清楚宏观经济发展背景条件的变化对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民族地区大开发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评价和调整发展新思路。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些探讨,同时对西部民族地区有代表性的地区──青海省柴达木经济区的大开发战略做些浅论。 一、宏观经济背景条件的变化及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思路的整理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背景条件起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进入“九五”后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与前10多年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变化和区别无疑会对西部开发,特别…  相似文献   

18.
从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分析西部大开发绩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计算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仍在扩大 ,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的促进作用 ,最后得出西部地区必须努力形成经济发展的“自生能力”才能真正有可能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9.
令亚斌 《发展》2002,(10):56-57
加入WTO,对我国的资源开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西部是我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一直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西部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资源开发以后,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开发多,积累少,缺乏发展后劲。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企业和城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发展资金少的困难。大量开发的资源被计划调拨至全国各地,这些企业和地区并没有由此形成比较健全的经济良性运行体系,经济基础十分脆弱,计划经济的后遗症比较严重,资源枯竭地区的企业和城市由于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