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的市场环境将我国传统产业推到了信息化应用的前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已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重视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助理巡视员辛仁周撰文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 第一,信息化是提高经济增长科技含量的战略举措。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仅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增长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第二,信息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推进信息化,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运行、国内外市场供求及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分析,能够极  相似文献   

3.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经济正在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向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型经济转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终无出头之日。综观历史,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4.
结构性增长的本质是将要素投入的增长转向要素效率的增长;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动力主要源于结构效率的提高,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带来结构效率将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在新世纪头 2 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对纺织工业而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开创纺织工业新局面 ,建设纺织强省的必经之路。一、纺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两层深刻含义 :一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良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策略的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工业化之路。二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合理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7.
<正>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建设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鉴于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来支持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里 ?有哪些具体内容 ?据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 ,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 ,从而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国情出发,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的科学规划。对现代企业而言,  相似文献   

11.
以创新为灵魂走好纺织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我国在本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进行信息化相比,我国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化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航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其中,对工业、基础设施、住房等领域产生巨大投资需求,给建筑地产业带来无限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我国在本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沈航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6):24-25,37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发展主题和方向,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本经济"、"民生经济"和"生态经济".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加大、加快对"三农"建设的投入,不仅可以尽早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收入增加,还可以有效解决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为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是以"三农"经济为基础的,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煤炭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信息化则是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的视野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世界的视野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属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第二轮工业化进程之列。世界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仍须完成工业化历史性任务,但可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跟世界制造业基地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相结合,将使我国在21世纪初的20—30年内成为新的世界级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段论述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信息化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加速产业升级,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政府面对既要完成好工业化又要加快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从信息化实践看,信息化的作用广泛涉及到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经济活动范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推动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全面性和全过程性。但是,从我国工业化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看,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应主要体现在解决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差和市场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是21世纪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本文论述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区别;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机制;阐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