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敬珂 《理财》2006,(1):81-81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源于审计客体方面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从根源讲来自审计客体,固有风险则是其根本因素。它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活动直接考察的对象与依据,一切审计风险均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政良 《理财》2001,(4):7-8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审计对象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无形中加大了审计的难度。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笔者针对当前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因素,如失察、程序不合规、不廉洁,以及执法不严、该作为时不作为等,认为应采取以下10项措施予以防范。  一、充分认识审计风险的危害,思想上时刻绷紧审计风险这根“弦”  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审计风险,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审计机关的形象。如云南红塔集团10亿元“小金库”事件,很多人的第一疑问就是审计机关是否审计过?不论回答是或否,都会影响审计形象。如果回答…  相似文献   

3.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在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两种模式之后,现代审计的发展已步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广泛的采用抽样审计方法,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就不可能查清被审计对象总体中的所有重大错弊,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应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应用必要的审计技术,把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风险模型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风险控制技术,在审计实务如何进行应用,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或做法,结合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审计风险与控制江苏省射阳县审计局黄颂翔一、审计风险在审计实践中,尽管审计人员实施了合乎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仍然存在着作出错误审计判断的可能性。而一旦作出了错误的审计判断,就会导致某种不良后果,因而审计工作存在着一定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它是...  相似文献   

6.
汪莉萍 《金融纵横》2010,(12):67-69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在人民银行开展的广度、深度、力度不断提高,内部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凸显。本文从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责出发,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提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判断和控制的做法,以期合理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一、风险导向审计及兴起的原因。(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量化风险水平,据此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防范审计风险是一种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审计风险问题成为审计关注的焦点。评价防范审计风险的过程是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审计风险意识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作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评价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审计基本方法,已经在理论与实务中表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审计经过了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发展成为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和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确定一个预期风险水平值,然后通过对固有风险(碾)和控制风险(CR)的确认和评估,据以确定检查风险(DR),并根据检查风险确定实质陛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随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探讨审计风险的含义、种类、存在形态以及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与重要性水平关系,对控制审计风险及避免审计失败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建设领域的投入力度。为了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跟踪审计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但是,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方式,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基层审计机关跟踪审计的风险因素及对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思考,对于完善跟踪审计制度、提升审计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能、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COSO框架的八要素分析入手,结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构建内审质量控制目标,探索建立内审质量控制的新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实务研究,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李秋霞 《金融纵横》2001,(12):48-49
一、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抽样审计方法的运用,必然产生审计检查风险。抽样技术和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是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也实现了审计从详细审计到抽样审计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开展全面审计、专项审计或是离任审计,都会受时间、能力、精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律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而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和审计收费相关性不显著。这可以用审计质量溢价来解释,比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明显的审计质量溢价,在审计定价时,法律风险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央行内审借鉴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独立审计中广泛应用审计思想。风险导向型审计有效地应用于当前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手段。要使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对被审计人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防范审计风险。其风险戍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所以要采取内部审计业务资料集中管理、离岗休假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的审计方法、双向的内部承诺制度等措施,来规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凡是审计就有风险,国家审计也是客观存在,由于国家审计在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其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不同于社会审计风险,它所遭受的损失和后果不仅会对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造成破坏和威胁,势必会影响政府的信誉,降低政府实施经济监督的威信。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充分发挥审计活动全过程体系形成组织合力的作用,国家审计风险的危害产生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于是,如何防范国家审计的风险管理是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审计风险含义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审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等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提出从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自身建设、作业过程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审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在于识别、评估、控制被审计主体的风险水平,最终目的是促进被审计主体高效履职,其审计行为实质是一种内控措施,审计的风险主要取决于被审计主体自身履职素质的高低。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种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可能影响组织运营管理和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的方法,以帮助组织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整体风险水平。基于这一理念,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在深入研究风险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参照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  相似文献   

20.
国企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永玲 《中国外资》2009,(22):113-113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企业经营方式和经验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国企内部的审计机构,作为一个内部的监察督促机构,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企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方法、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等因素造成了内部审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本文在分析国企内部审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控制这些风险,为国企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