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权抵押贷款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落实了“四权”,为林权证持有人提供了有效的抵押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改善林业融资的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在各地逐步推展开来并且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但是由于林权所代表的森林资源资产具有不同于一般资产的特殊性,林权抵押贷款不仅具有一般抵押物的贷款风险,还具有其特有的风险。系统地防范和控制林权抵押贷款的金融风险,不仅需要金融机构提高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而且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陕西铜川林权抵押贷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铜川市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情况的调查,认为林权抵押贷款的价值评估、办理林权抵押高成本及林权抵押物的资产保障等问题制约林权贷款业务的深入开展,并借鉴国内好的经验和作法,提出应从加大制度创新、创新信贷模式、培育中介市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耕者有其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追求的宗旨,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排斥、资本排斥和信息排斥等因素,大部分农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林权集中到某些经济实体以及少数人手中.这种非正常的集体林权集中现象的出现不仅拷问林改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否得到兼顾,还对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林改方式会对农民间可行能力差异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行能力差异越大,农民的相对剥夺感越强,从而对改革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越低。基于“可行能力—相对剥夺—满意度”的逻辑思路,采用广东省的农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林改方式下农民对林改政策的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评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对以“分”为主的“均山制”改革的满意度高于以“不分”为主的“均股均利制”改革,“均山制”制度安排更有利于农民可行能力的塑造;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是农民行使可行能力的基础,配套改革(包括林权抵押、林权流转等)是农民提升可行能力的关键,两者都显著地影响农民对林改政策的整体评价,且主体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应完善“均股均利制”的利益分配方式,并通过赋能措施降低赋权不公的负面影响,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提升农民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行农村不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涉农贷款的增长,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现行法律规定,农户房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均可抵押,但亟需明确可行的法律规制。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政策导向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具有可行性,同时进行适当限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谢璐 《大众商务》2010,(10):218-219
银行的房地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进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和总量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也逐步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探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认真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目前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所存在的各种风险,研究防范风险的各种措施,有效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对林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林业产业特定的金融需求。林权改革确立了林业经营者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有助于农村信贷机制的完善,为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契机。而目前的金融体系只能提供有限的几种林权抵押贷款,并且林业改革配套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贷款资金的内部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使林木抵押权无法满足多元化的贷款需求。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林权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房地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进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和总量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也逐步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探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认真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目前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所存在的各种风险,研究防范风险的各种措施,有效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尽管在西方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目前我国开展此业务面临包括金融业的分业经营限制、传统思想阻扰、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担保制度缺失、配套政策不到位以及包括住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在内的市场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我国要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顶层设计角度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实行特色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货款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货款业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建议: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将农房抵押贷款纳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大盘子统筹考虑,是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资源、显化宅基地财产功能的重要措施。宅基地流转作为“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议题,其与农房抵押贷款的密切关联鲜有被关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农房抵押贷款与宅基地流转市场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并通过湖南省浏阳市的实践经验加以论证。研究发现:农房抵押贷款的奏效,关键在于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明晰并强化宅基地的占有权与处置权,削弱宅基地与农房的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套牢效应”,进而培育活跃的流转市场;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于社会资本,其引入需要农房抵押贷款作为支撑。换言之,农房抵押贷款子系统需与宅基地流转子系统协同发展,才能够形成宅基地系统的耗散结构。为减少子系统间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和撮合交易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发挥资源调配功能,做实其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闲置资源收储和社会资本引入等职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购房热情的不断升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分析了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反向抵押贷款是将买房抵押贷款业务反过来操作的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它是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化养老带来巨大压力背景下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国际上反向抵押贷款的成熟模式主要包括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两种。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引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应以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为目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制度,同时,还需要加以政策引导和宣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现,现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助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推广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待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增加风险规避工具,发展中介市场,冲破传统观念阻碍.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应当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等保险行业的优势,联合商业银行、房地产中介的力量,走政府模式与市场模式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缺少信贷途径是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并以201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试点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从而能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越高,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作用越大。为此,要增加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的试点范围,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所带来的制度红利,从而促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的重要方式,具有其它使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潜在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主要应当从改革和完善委托贷款管理机制、完善贷款审批制度和贷款抵押管理、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构建贷款风险的政策化解机制等方面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7.
抽样调查了福建省的10个县(市),对林农的林业经营风险状况、森林抵押贷款意愿、森林资源保险意愿、林业科技服务、林业中介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或潜在需求总体旺盛,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抵押贷款中在抵押物登记、抵押登记收费、抵押贷款有效性、抵押物管理、债权实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完善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尽快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健全登记制度,规范登记行为,确保登记质量;统一抵押登记收费标准;加强抵押物的管理;建立健全抵押贷款市场的中介机构;严格落实贷款审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协调加强部门协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金融创新方式,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面临着政策与法律冲突、抵押贷款的标的混乱、抵押登记制度缺失、风险难以有效规避等现实问题.应当及时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颖 《西部金融》2013,(5):42-45
预抵押登记是《物权法》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的一种,是在商品房未取得产权证书前,因借款人(购房人)向商业银行申请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需要而设定的非正式抵押登记。在现行法律法规、金融监管和司法实践框架下,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所面临的预抵押权行使、撤销、预抵押物查封、费用承担等诸多风险,提出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