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双方出资问题第X条 合资经营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 公司,合同双方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在合资经营公 司中承担有限公司责任。双方按其出资额在注册资 本中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双方均无 义务向合资经营公司提供超出下面第X条详述的 额外资本金。  相似文献   

2.
创业就是以你的想法建立一种规则,并且以一种方式去实现它。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不要以为只要有钱就一定能成,就想着找到投资人给自己一笔钱来完成自己创业梦。事实上,想法和钱是最不缺少的资源,最缺的是人的定力,也就是说,你要愿意为这个想法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许优  伊婷 《新智慧》2006,(12):38-39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对自己的创业历程的真实自述。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捡垃圾到成立公司,创立自己的品牌,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相信他的创业过程能给创业者提供最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众商务》2005,(11S):1-1
现在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你有一定数目的资金就可以自己做老板了。可要想创业成功,除了要了解市场信息、对产品开发或是经营方向等有准确的定位外,还必须学会做一个合格的老板。  相似文献   

5.
凡夫 《大众商务》2005,(12S):41-41
李大姐是一位下岗职工,为了实现创业。她一直留意搜集各种致富信息.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但是,找个这样的创业好项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她看中的所有项目,公司地址都不在当地。李大姐为难了,不去那些公司考察不放心.去考察又需要很大一笔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6.
表妹送我变色衣 放弃高薪去创业 我叫张蕾,2000~2004年间,我在一家外资公司从事着单调的会计工作。虽然从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薪水日渐看涨,但很多人不了解。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上,做得越熟练就越难保持热情。再坚定的人都会心生倦怠。而冲破这种倦怠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去创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华玫 《大众商务》2007,(11):12-12
家人总是对我说着:“外面工作难找,还不如学点东西自己去创业”,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后,我总是会陷入沉思之中,在放弃学业与坚持升学之中徘徊着。在沉思多日后,看着自己的家里情况,我放弃了升学而去学点东西来创业的想法,家人也很快就答应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精英的游戏     
在如今的中国商务场合,最流行的八卦不是谁跳槽了,而是谁去创业了。高管创业、海归创业、媒体人创业,但凡有些人脉资源、一技之长的行业精英,无不把创业当做自己人生的下一个"大事件"。十年前,从小公司到大公司谋职、从大公司的中层跳到中小公司做高管、从不知名的大公司被挖到世界500强,是在中国商业江湖打拼的典型成功逻辑。这种成功依靠两种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曾一度闪过创业的念头,但实际付诸行动的却不是很多,原因是创业要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也有人将创业戏称为——只要找到金主,然后将风险转嫁,利益保留给自己。不过这种缺乏道德的创业动机,一般只会造成两败俱伤,而且,如今这种无知金主也已经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登陆诸如纳斯达克之类的国际资本市场标志着创业公司的成功,那么在此之前,从草创时期开始的各个发展阶段所做的不同形式的融资活动,对于这些企业能在成千上万的公司中脱颖而出,同样是功不可没。下面,我们就按一般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逐一说明相应的融资需求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朋友总想创业,他先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然后就一个劲的想通过这个关系那个朋友,以代理、飞单、回扣的形式先赚一笔钱,再用这笔钱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好好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可忙乎了大半年了,不是这里让人失望,就是那个朋友没有信守承诺,他这样下去能走通一条路吗?  相似文献   

12.
创业者的心态、创业者的情怀也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来到了公司,就该把自己看作是公司创业团队中的一员,一起来共同维系这一份事业。这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职业经理人必需的良心。  相似文献   

13.
有问必答     
问:一元钱能不能当老板? 答:虽然“独资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注册资本金,但出资额应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如果你真的只有1元钱就要注册公司,那也是不太现实的。其实取消对出资额的限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象征着政府为民间投资创业开了绿灯。 申请登记企业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  相似文献   

14.
对创业者而言,最困难的莫过于项目的选择——创新是必须的,跟风的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超前则需要自已去培育市场,以小企业创业的姿态去承担一些市场的风险,也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对创业者而言,最困难的莫过于项目的选择——创新是必须的,跟风的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超前则需要自已去培育市场,以小企业创业的姿态去承担一些市场的风险,也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创业对不同的人来说目的也不一样:吃了早饭不知晚饭在哪的人创业,为了生存,也就是穷则思变;有工作的但不喜欢,或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再做下去也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的人,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以后去创业,为了能做自己喜欢或利于出成绩的事;有好的生存环境不必为生存忧虑的人创业,是为了体验成就感;学生创业目的也就更多了,为钱、为经历、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熟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过五关,斩六将,踩着多少兄弟姐妹的肩膀挤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但复杂的人际关系、枯燥的工作,浇灭了自己满腔的激情。回头看看,比尔盖茨、张朝阳他们大学时代就有了自己的公司,为自己的事业挥洒激情、尽情投入,那样的青春才不会留白呀,创业吧,让我们都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吧,我们有一天也会出人头地,成为浪尖上的宠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8,(8)
做直销员很容易,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不需要很多的资金,只要吃苦耐劳就可以了,但要做超级直销员就不容易了。在许多直销公司里,80%的业绩是20%的直销员创造出来的,这20%的人并不是俊男靓女,也非个个能言善道,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拥有迈向成功的方法。香港推销大王冯两努说:“推销员成功的秘密武器是,以最大的爱心去喜欢自己。”一个成功的直销员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半两 《大众商务》2006,(4S):34-35
超过一半的创业个案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很多创业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创业前认为最艰难的时期是筹备创业的阶段,而创业后,却发现公司运转后,各式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常常令自己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0.
刘颖 《全国商情》2010,(6):58-59
在许多人的思维定式中有太多的“不可能”,许多事情还没动手去做,自己就先想当然地否决了,自然偃旗息鼓,不战自败。理想与现实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创造力也就是梦想和勤奋的综合体。100多年前,飞上天空只是一个梦想;谈力之前,盲人摄影也无法想象。记得一位大师曾说,你所要做的,就是比你想象的更疯狂一点儿。只要你去做,有什么不可能呢?只要你去做,你就是你自己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