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志明  郑荷芬 《浙江金融》2007,(9):64-64,42
互联网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渠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其中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在所有网民中的比例接近2/3。然而,2007新年伊始,杭州宽带用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增长13.4%;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使用互联网购物的用户达到8788万户,保持平稳的上升趋势.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华南金融电脑》2009,(8):32-32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巾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首次突破3亿,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已达到25.5%。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张祖平 《中国保险》2002,(11):31-31
据统计,目前全国网吧登记在册总数近4.9万家,网民人数达到3370万,其中在网吧上网的占到15.4%,达到520万,而且网民数正在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由于网吧经济市场潜力巨大,给保险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预料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3,(1):42-43
根据最近一期的CNNIC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的整体规模增长进一步放缓。  相似文献   

6.
肖明超 《金融博览》2012,(23):61-61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24亿,网游网民渗透率为63.2%。网络游戏无疑是网民互联网应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玩App游戏的用户更是急剧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游戏本身具备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24亿,网游网民渗透率为63.2%。网络游戏无疑是网民互联网应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玩App游戏的用户更是急剧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游戏本身具备营销价值,而游戏化营销则可以成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增长13.4%;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使用互联网购物的用户达到8788万户,保持平稳的上升趋势。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中国网络文化建设大事"评选活动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07年12月,中国内地网民数达到2.1亿,仅次于美国近2.2亿的数量.可在2007年第一季度末,中国的网民数量还仅是1.44亿.当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曾预测,中国的网民数量会在2010年超过两亿,年均增长8%.实际速度显然要比奚国华副部长的预测快得多,增长率超过了45%,在9个月内,中国网民增加了6600万.如果未来四年内年均增速达到20%,中国内地的网民数量将会在四年后超过4亿.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凭借收益高、零门槛、低费用等营销优势,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为例,截至2014年2月26日,全国已有8100万网民参与购买过该产品.伴随着其规模裂变式增长,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在向人们招手,潜力巨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也正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1999年9月16日,首家由美国企业在华独资经营的中文网站焦点网开通,正式参与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逐鹿。焦点网中国负责人龚宇博士说,"我们看好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未来。同美国相比,虽然中国上网的绝对人数要少得多,但增长的速度让人惊叹!一年前,中国的上网人数仅几十万,今年年初也才200多万,据说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400多万,今年年底将  相似文献   

12.
云山 《证券导刊》2010,(32):67-68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纵深发展,网购市场迅速扩容,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日益丰富,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完善,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EnfoDesk易观智库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网民实现互联网接入方式呈现全新局面,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面对这种变化,银行也开始重视这一庞大用户群体,通过移动银行服务抓住这部分客户已经成为趋势,手机银行服务越来越成为各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移动金融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与日俱增,功能日益丰富,根据《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88亿。调查发现,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上网获取资讯、购买商品、办理各种业务,也催生了随时随地金融服务移动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张智敏:以手机为接入方式的无线窄带网民正在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来,我国已有5040万人在使用其他上网接入方式的同时,还选择使用手机上网,已经占到总体网民的24%。同时,网上炒股票基金比例也节节攀升,据悉。目前,网民中进行网上炒股票基金的比例比2007年6月提高了4.1个百分点,达到3822万人。随着手机上网的增加。手机银行的业务也会增加。银行如何看待这个市场?下一步手机银行业务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互联网获得了飞跃发展,上网人群和网上银行客户亦不断增加,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已越来越普遍,如何更好地为网民和网上商务活动提供良好的支付服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并得到了政府和专业集团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中国互联网的相关情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以重庆市为例,阐述了建设区域性支付网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马世军 《中国保险》2003,(11):55-55
互联网产业正稳步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止2003年6月30日,中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用户群体.2002年1-9月,北京B2B、B2C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从360.1亿元和3.83亿元,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长121.87%和164.14%;网上支付金额达到2000万元,网站总数为473900个,半年内增加102300个,增长率为27.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6%,其中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为341753个,半年增加50430个,增长率为17.3%;网站数量的快速增长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了一个低潮后,正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发展现状根据易观国际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数据统计,2012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达到3.8万亿元,较2011年2.16万亿元增长78.4%,应用领域也从网上零售、个人生活缴费、游戏、电信充值等传统行业延伸至保险、物流、基金、跨境支付等新兴行业。由于我国未来网上支付用户和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网上支付网民渗透率不断提高,易观国际预测2015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  相似文献   

19.
7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宣布了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表明:截止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达到169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65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为99734个,WWW站点数量为27289个,我国国际线路的总带宽为1234M。 此次报告由三部分组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网民行为意识调查结果与近年来的互联网动态发展情况。本次调查的方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组成的统计调查课题组研究确定,采用计算机网上自动搜寻、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移动搜索这个新宠不断创新着应用,吸引着消费者,百度、360、谷歌、搜狗、盘古搜索等搜索服务商频频在移动搜索上发力出招,扩大影响,抢占地盘,都想在新蛋糕上分到更大的份额. 目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超过桌面网民数量,而且手机搜索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应用.2011年至2012年我国手机上网用户中,搜索引擎服务占比达61.5%.同时,每天使用手机搜索引擎的用户占到69.7%.为了争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紧盯着移动搜索领域,移动搜索"江湖"里孕育着巨大潜能,一场移动搜索市场的争夺战已然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