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仇富吗     
郭霞 《商周刊》2012,(16):94-94
近期,一条关于“仇富”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做了一项名为“你认为本国大多数富人配得上他们的财富吗?”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信息》2009,(7):50-51
核心提示:招行研究报告认为国人存在负债比率高于40%;收入来源靠工资,形式单一;资产流动性过低或过高等六大财富亚健康症状,并建议将理财方式多样化、分散化。  相似文献   

3.
李剑芒 《商周刊》2012,(2):12-12
中国人仇富,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它造成中国的富人心里很紧张,这种安全隐患造成人心里不安。所以,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嫉妒以及嫉妒引发的仇富都是存在的。区别只是强弱不同。穷人的嫉妒程度与这个社会的富人炫耀财富的程度严格地成正比。富人越炫耀财富,穷人越嫉妒,因此越仇富。  相似文献   

4.
刘云山 《经济师》2005,2(12):21-22
把财富列为判断人们政治先进标准的伦理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和理论的创新。正确认识财富伦理道德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而且是适应文化全球化及丰富发展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需要。因此,财富伦理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承袭西方社会的自然主义思维,并在自然主义基础上赋予一定的信念形成伦理自然主义,而对存在的认知又衍生出伦理实证主义,它们把存在当成合理,并极力根据供求力量决定的均衡来设立社会规则和制度安排,并为现有制度进行辩解,从而形成了为强者利益服务的理论。然而,国内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却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合理化既定制度的根本性思维,把一切制度都看成是力量博弈的结果,以供求均衡来设计社会制度,从而产生完全有利于强势者的社会分配体制。他们不但对当前这种扭曲的事态熟视无睹,而且还总要站在强势者的一方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百般辩护。事实上,在当前中国,"虐穷"心理和"虐穷"行动远比"仇富"心理严重和广泛,但"主流"经济学家却在大肆抨击所谓的"仇富"心理。  相似文献   

6.
小崔 《新经济》2009,(10):53-53
在中国历史上,财富和慈善基本上是一一在对立的状态下发展的,虽然也有。儒教文化对民族“仁”的教导,但在中国的百姓眼中,财富基本上代表与慈善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之间的矛盾,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资源管理体制创新,进行合理的资源定价和技术进步是不够的,这些并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我们还必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基础,建立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的新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传统文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的影响,中国的富人慈善事业存在着捐赠量较小、捐赠领域不均衡、慈善载体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发挥其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文章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给富人自身及其拥有的企业、基金会等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收益,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信息》2009,(8):97-97
“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迈克尔·杰克逊,到去世时却给家有留下了巨额负债,他走的这条财富轨迹不禁让人扼腕深思。”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穷人发财致富的最人秘诀吗?为各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秘诀就在故事里面,请慢慢看吧!  相似文献   

11.
陈涛 《经济与管理》2005,19(9):53-55,62
管理层收购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它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得到市场的认同。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外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并对有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国内相关研究作了介绍,并分析了相关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伦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经济伦理思想的一次飞跃。它从经济伦理层面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区域,沉积有丰富的伦理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这些伦理经济资源,实现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伦理经济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一区域开展社会经济建设,有机融入区域经济圈,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战略价值,沉积优秀区域文化,彰显区域经济特色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结合区域实际,发掘、弘扬这一区域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经济因子,保护、创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伦理经济因子,合理利用其宗教文化中的伦理经济因子,全面整合其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中的伦理经济因子,从而促进其伦理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In the modern project, how to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rrectly, and how to treat ecology, resource, liv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correctly have become the outstanding and urgent subjects day by day. This article illustrated that the new views of nature and environment are th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project ethic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meditation of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