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城市用地扩张的必然性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对矛盾.正确对待用地扩张与控制事关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张的必然性与扩张控制的必要性,对于合理调控城市用地扩张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框架,并从控制标准、控制的时间决策、控制的绩效评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五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ArcGIS10.2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利用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景观扩张指数等研究方法,测度、描述与揭示合肥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及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合肥都市圈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特征:2000—2020年合肥都市圈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约3.5倍。2000—2005年,合肥都市圈的城市用地从520.27 km2增长到629.55 km2,净增长109.28km2,扩张速率为4.20%,扩张强度0.03%。2006—2010年、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分别净增长352.48km2、388.69 km2和445.46 km2;扩张速率分别为11.20%、7.92%和6.50%。(2)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的建成区扩张速率与扩张强度在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四个阶段中,除了桐城市在200...  相似文献   

3.
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存在空间异质性,从局部视角分析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对深入认识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及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采用栅格数据分析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时,栅格尺度往往会影响驱动力研究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以徐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在分析研究区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基础上,分别采用30m×30m、60m×60m、90m×90m、120m×120m和150m×15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运用能够反映驱动力空间异质性的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GWLR)对2005~2015年研究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的驱动力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栅格尺度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确定最优栅格尺度,并分析最优栅格尺度下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结果表明:GWLR模型可解决全局模型难以克服的空间异质性问题,GWLR模型结果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张驱动力的最佳栅格尺度为90m×90m;2005~2015年研究区城市扩张为外延式扩张和飞地式扩张,主要沿交通干线向对外交通轴线及水系方向扩张;其城市扩张最主要受到高速公路、高速出口、一般公路、区中心和水系的距离的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距...  相似文献   

4.
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考察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现状,为中国现行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西方国家在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控制措施,且研究领域扩展至控制措施绩效分析、控制时间价值分析、区域用地扩张控制.研究结论:西方国家城市用地控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中国应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宁市1985-2009年的城市用地情况,分别用城市扩展强度和扩展速度指标分析各阶段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利用城市扩展图分析近24 a来城市的主要扩展方向,同时利用扩展弹性系数对用地扩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展强度和速度差异很大,且呈波动变化;城市用地扩展和人口增长不协调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通过用地扩展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政府决策等因素影响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历史围填海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展开研究,为探索围填海内在机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运用数据整理法和图表法对福建省围填海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功能对围填海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Regression功能对围填海进行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围填海较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人口与经济因子、农业经济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研究结论:面对巨大的人口和发展压力,围填海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表现,而产业集群的特色则是保持和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既出自内部,也源于外部,核心是其动力机制。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研究,概括了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与特色,并对其产业集群发展的内源和外源动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探讨,旨在为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城市用地结构都将发生剧烈变动。本文分析了城市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并以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为例,分析了该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城市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熵、均衡度等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安徽沿江开放城市--芜湖近10年的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工业用地比例过高,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后期工业用地比例下降,城市绿地大幅度增加,城市职能与用地结构趋向吻合.该研究为今后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以及驱动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探索建设用地需求的内在机制以及合理配置用地有着重要意义。分析1996-2007年广东省建设用地变化,发现内部空间差异显著,其分布格局与经济格局一致。运用SPSS软件对广东省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因子及驱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影响因子可以归纳为2个因子,即人口与经济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各因子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作用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城市土地市场中,常常只注重对一个城市内部的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而缺乏宏观调控城镇土地价格的分等研究.通过探讨城镇土地分等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思路,以江苏省64个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镇为研究样本,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6类因素共20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数轴法初步划分等别,经基准地价验证,最终把64个城镇划分为六个等别;经对分等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探索了江苏省城镇土地等别分布的地域特点及组合规律等;最后对分等因素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究江苏省13地市2001—2016年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效益驱动力,为今后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方法:熵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1—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由0.299稳步提升到0.669,经历了"平稳—加速—平稳"的过程,实现了"低级—中级—良好"的梯度跨越;(2)各市土地利用效益"高—高""低—低"空间集聚显著,地区间差距大,出现了新一轮苏南城市圈效益热点区并逐步扩大,冷点区域已经消失;(3)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环保治理是提升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效益;同时采取苏南、苏北城市定向帮扶措施,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研究目的:深入剖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问题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在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等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灰关联法测度了各因素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社会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非农业人口增长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导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直接原因,经济总量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不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导动因,而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多变性和衔接性较差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周期波动的根源。研究结论:在当前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中,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特别要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的管制,走集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近十年省辖市城区扩展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利用Landsat TM影像提取河北省省辖市1987年和2000年的城市用地信息,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部分城市用地规模和土地集约化程度。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水平,是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明确环境约束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序列DEA的SE-U-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环境约束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偏低,存在空间不均衡特征且具有波动扩大趋势,空间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与高(低)水平为邻能够提高本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向上(下)转移的概率。地市空间尺度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政府财力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论:提升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坚持绿色集约导向,从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营商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系统推进,积极发挥土地利用效率领先城市的溢出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1989—2006年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均衡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度表明,建设用地是后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对前期调控的效用要优于后期。研究结论:国家调控与地方落实相结合,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无锡市1990~2008年建设用地统计资料,对无锡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灰关联度模型,对引起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无锡市建设用地呈高速扩展态势,扩展合理性正逐步提高,建设用地多样性程度提高,用地结构趋于均衡;通过驱动力分析发现,道路长度扩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运营车辆数增加是造成建设用地扩展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我国及东、中和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我国的29个省份1999-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建设用地扩张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扩张体现为趋同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投入,反映地区差异政策的虚拟变量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扩张;2分区域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均为正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东部地区减少建设用地投入,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将促进建设用地扩张,反映政策变迁的虚拟变量对中部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的对策建议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土地开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文章分析了该省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武汉区级和地块级尺度影响因素对城镇非建设用地转用的驱动机制,为城镇土地空间布局优化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多层logit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武汉城镇非建设用地转用的整体差异中有44.98%由行政区之间的差异造成,55.02%由地块间的差异造成;(2)地块尺度上,距离市中心、道路和城镇建设用地越近的地块,非建设用地转用的可能性越大;而距离耕地、湖泊、林地越近的地块,非建设用地转用的可能性越小;(3)区级尺度上,城镇化综合水平和地方财政收入越高的地区,非建设用地转用的可能性越大;农业产值和耕地禀赋越高的地区,非建设用地转用的可能性越小;(4)地块特征对城镇非建设用地转用的作用在不同行政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行政区特征通过地块特征对非建设用地转用的间接作用呈现多种方式。研究结论:为协调土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需强化土地利用的正外部性,在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区位紧凑开发新增建设用地,集中连片划定耕地红线和生态用地,从而提高土地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