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这次全球危机远没有结束。何时会结束?直到美、欧、中国承担这次金融危机的后果,要么经济结构出现大调整,要么经济出现大的衰退,三个经济体中至少有一个做了这样的事情,全球金融危机就算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郑渝川 《发展》2012,(10):56-56
不少经济学家、媒体人在批评所谓“中国模式”时,都不免回避几个事实:这种模式确实带来了很快的发展;这种模式下,中国应对经济萧条、全球金融危机的许多政策举措,与美国、欧洲许多国家相似;批评者多次断言中国经济将出“大问题”,但时限一个个过去,却并没有出现像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那样的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3.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巨大的结构失衡。美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过度借贷、过度消费、储蓄不足。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我们过度依赖出口与投资、过度储蓄、消费过少。由中国进口的低廉的产品降低了美国的物价、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压制了美国工人的工资,这两个因素控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王傲兰 《特区经济》1998,(12):53-54
<正> 1997年7月发端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已历时一年多,目前仍在蔓延、在深化。对于这场危机的成因、走向和结局,则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联系世界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种种迹象,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从东南亚暴发金融危机起,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全球性的结构大调整时期。 这次世界经济大调整的主要特点,一是涉及的范围广。预计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被卷入这一调整。二是经历的时间长。即调整的时间大致相当于通常的一个经济短周期,也就是需要六至八年。估计要到2004年前后,全球大调整才能基本结束。三是调整的内容带有根本性。调整所要解决的,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这次金融危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一年多,大量分析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危机的成因、性质及其通过金融衍生品方式所形成的危机转移和扩散方式。然而,对这次危机的最终涉及面到底会有多广、持续时间会有多长、对实体经济的伤害程度会有多深,目前在经济学界还没有取得共识。因此,通过对经济长周期的剖析来考察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处在经济长周期中的什么阶段,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世界经济今后的走势,研究中国经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并走出自己独立的经济增长行情。  相似文献   

6.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逐步深入到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钢铁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在这次危机中跌入了史无前例的低谷,遭受的损失远远超出预期且没有减弱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12,(12):12-13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圜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确实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王梦奎 《发展》2012,(9):14-18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世界经济经过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正在波动中缓慢复苏。这次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导致政治危机,不少发达国家负债式增长不能持续。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2007—2010年世界新增失业人口,55%在经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都高于危机前的水平,全球失业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圜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确实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1,(12):35-39
自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全球危机至今仍在持续,并不断向深度演化:欧债危机频频发作,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温州老板跑路现象,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不断蔓延,中东北非的政治动乱、军事冲突不已——全球危机已经由金融、经济领域向社会政治领域扩散。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经济发展逻辑没变 全球经济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会走向何方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前很多人担心,经历了这次危机,很多经济发展逻辑和商业逻辑将会被颠覆。经历这场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9,(1):60-60
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企业当前的重大命题。从微观层面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给企业直接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三:其一,通过积压泡沫,企业价值处于低洼阶段;其二,企业的资金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32年间的年均经济增速是9.9%,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上中等收入国家。2011年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这段时间的贸易增长是史无前例的,年均增长17%,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危机都是以其发源地命名的,从1994—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到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如此。鉴于没有人会对我们最近这次全球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谁提出质疑,我们就应当给它冠以一个合乎逻辑的名字:西方金融危机。西方领导人在这一点上不愿实事求是,这反映出,他们不可能认真思考美欧为避免危机重演而不得不进行的改革。这令全球其它地区、特别是亚洲感到担忧——尽管西方领导人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当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垮台的时候,当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面临大萧条的威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中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文章通过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性质的分析.来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它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中国能否在这次危机的压迫中成为真正的巨人?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8.
首先感谢人民日报社,感谢《中国经济周刊》,每年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思想,交流这一年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新思考和新认知。我反复研究发现,近40年以来,在全世界发生的所有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背后都是实体经济的危机,都是制造业的危机,包括在1929年,为什么美国出现了那么大的金融  相似文献   

19.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破坏严重,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困境,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必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科学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着力建设冀东经济区,来减轻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和负面作用,保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并打造河北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甄瑞妙 《中国经贸》2009,(14):17-18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意识到这次危机的规模和程度相当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直面这次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安然渡过这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